日本10式主戰坦克“減肥”后更專注於本土機動防御

2020年06月17日09:28  來源:科技日報
 

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日本陸上自衛隊還是照常舉行了“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在此次火力展示中扮演壓軸角色的是陸上自衛隊最先進的10式主戰坦克。

科技日報記者注意到,此次日本首次曝光了10式主戰坦克其內部的畫面,也讓此次演習有了新的看點。

日本10式主戰坦克號稱世界第一款第四代主戰坦克,其造價高達940萬美元,堪稱世界最貴的坦克之一。作為一款由三菱重工主導研發的主戰坦克型號,10式主戰坦克於2012年正式批量裝備陸上自衛隊。

重點突出“輕量化”特點

10式主戰坦克是日本90式主戰坦克的繼任者。公開資料顯示,日本第三代主戰坦克——90式主戰坦克最初是為應對蘇聯坦克可能的入侵而研制的。但后來隨著蘇聯解體,90式主戰坦克一下子失去了假想敵。而且它雖然性能先進,但卻重達50噸,這不僅超出了日本大多數道路和橋梁的承載能力,也不適合城市作戰和機動作戰。

再后來,日本調整戰略,將機動作戰能力當作重點,因此需要一款新型且具有較強機動作戰能力的主戰坦克,10式主戰坦克應運而生。日方聲稱這款坦克具有出色的機動性能,配備了升級版的防護裝甲,具備行進間射擊的作戰能力。

對此,軍事科普作家方長安表示:“必須站在軍事需求和技術發展的角度看待日本10式主戰坦克的發展設計思路。早期的日本坦克具有明確的作戰對象,如61式坦克要求對抗蘇聯的T-55坦克、74式坦克要求對抗T-62坦克、90式坦克要求對抗T-72坦克,唯獨10式主戰坦克是專注本土‘機動防御’需求而研發的一款坦克。”

日本10式主戰坦克是在繼承74式、90式坦克性能的基礎上,以快速部署需求為設計總線,以信息化改造和升級為重點,以聯合和互操作性為拓展而研發的一款坦克。日本10式主戰坦克從總體設計到部件選型都滲透著“輕量化”的特點。

日本10式主戰坦克基本重量僅40噸,戰斗全重44噸,可裝載3名作戰人員,最大時速70千米,最大行程440千米,裝有44倍口徑120毫米滑膛炮和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並輔助7.62毫米並列機槍。該坦克具備360度戰場態勢觀察和360度激光報警能力,有效射程內首發命中率可達到95%,穿甲厚度可達750毫米左右,作戰性能更加突出反恐作戰和城市戰。

“應該說在‘輕量化’的設計思路下,日本10式主戰坦克相比90式主戰坦克整體上做了很大改進。”方長安說。

外觀不能成為性能評判標准

當代各國的主戰坦克都是通過增加戰斗全重來強化防御力的,主戰坦克的戰斗全重超過50噸已成主流,甚至有超過60噸的主戰坦克。可是,10式主戰坦克的戰斗全重隻有44噸。業內有許多人士指出10式主戰坦克的戰斗全重過輕,可能導致防護力不足。

對此,方長安表示,現代戰爭,發生坦克大戰是難以想象的,通常是一種非對稱作戰,主要是以高打低、以強打弱。也就是說,現代戰爭更多的是通過空中火力、遠程精確火力對坦克進行殺傷,以主戰坦克對付防御能力更弱的裝甲車、步兵等。因此坦克對坦克的攻防並非是主流。

“當然,坦克自身的防御也有必要,主要用來對付反坦克導彈的打擊,一般做法是採用復合裝甲和激光告警裝置。10式主戰坦克採用了與90式相似但新研制的復合裝甲,防御性能更好,安裝和拆卸更加容易。同時採用了美國谷德瑞奇公司用於直升機上的激光告警系統。其360度的態勢感知能力和先敵發現、先敵開火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防御能力的不足。”方長安指出。

日本10式主戰坦克堪稱世界最貴的坦克之一。但從此次演習首次公開的10式主戰坦克內部畫面看,其保養水平並不是很好,有很多掉漆的地方,讓人大跌眼鏡!有網友甚至稱,日本10式主戰坦克內部毫無現代感可言。

對此,方長安認為,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坦克已經發展成為戰爭中比較成熟的武器平台,變更周期大概在15—20年。作為已經裝備近10年的裝備,外觀陳舊老化很正常,因此不能以外觀作為一個評判標准。

“應該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10式主戰坦克的使用頻率。保養好不好,關鍵還是看內在機械系統和信息化系統的維護,不能僅從外觀評判。”方長安介紹,10式主戰坦克的現代化主要體現在火控系統、指控系統等車載信息化之上。

能否成未來“陸戰之王”需實踐檢驗

但即便如此,也有不少人稱10式主戰坦克還達不到四代坦克的要求。

坦克代次是對主戰裝備的概略劃分,第二代坦克主要解決了部件的自動化和性能提升問題,第三代坦克主要解決了整車的自動化問題,第四代坦克主要解決了車載信息系統和指揮控制問題。應該說按此標准,10式主戰坦克屬於四代坦克。

方長安認為,有些人喜歡針對坦克代次進行比較,其實大可不必。除了工業能力因素之外,坦克的真實能力也要考慮整體需要和作戰需求、作戰使用地域、官兵適應性等因素,適合自身需要的裝備就是最好的裝備。比如,俄羅斯坦克更傾向於利用巧妙的機械設計解決自動化問題,美國坦克更傾向於運用信息技術解決機械傳動問題,兩者孰優孰劣其實並不好比較。

那麼,比起當今公認的第四代坦克——俄羅斯的T-14“阿瑪塔”來說,10式主戰坦克到底怎麼樣呢?

方長安表示:“有評論認為T-14‘阿瑪塔’可能會登上未來坦克的‘王者之座’,因為它代表了世界坦克的發展方向,包括它的機動、防護、火力、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相比別的坦克都有很大的優勢,在總體性能上還要優於美國的M1A2和德國的‘豹2’,而10式主戰坦克總體性能要弱於美德主戰坦克,所以高下立現。”

但如前所說,未來戰爭更注重的是體系作戰和非對稱作戰,作為傳統的坦克是否有必要“獨樹一幟”也難以評說,因此坦克在未來戰爭中還能否成為“陸戰之王”也需要實踐的檢驗。再說,像“阿瑪塔”這樣每輛數百萬美元的坦克,也很容易被一枚2萬美元的廉價反坦克導彈摧毀,其是否適合未來戰爭,目前還有待再進一步評估。

“總體而言,未來的信息化、智能化戰爭中,傳統武器究竟該以什麼樣的姿態存在,是戰爭研究需要解決的重、難點問題,一旦出現方向性錯誤,對未來戰爭而言將是致命的。”方長安指出。

相關鏈接

空間狹小的坦克內也能有廁所

坦克是一種內部空間十分狹小的陸戰武器裝備。為了控制坦克的體積,增加作戰設備以及彈藥等,坦克的空間幾乎沒有多余的地方。有時候為了增加坦克兵的舒適度,會在坦克裡安裝空調等設備,這是因為坦克裡的溫度很高,士兵在高達五十多攝氏度的高溫裡,體力損耗得非常快。有些軍迷還有一個疑問,坦克行走速度很快,坦克兵是怎麼上廁所的呢?

一般情況下,坦克兵和其他機動性很強的陸地戰車等一樣,可以在戰斗的間隙,停下車輛走出車廂就地解決。而俄羅斯T-14“阿瑪塔”主戰坦克的設計師為坦克增加了廁所。造價高達數百萬美元的俄羅斯T-14“阿瑪塔”主戰坦克被俄羅斯稱為是世界最先進的坦克,裝備廁所后將解決坦克成員在車內大小便的難題,而且它的車載廁所是沖水式的。目前英國和美國的坦克都還沒有車內廁所的設計。(記者 張強)

(責編:龐冠華、周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