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業縣有63個貧困村,14133戶61205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國扶系統最新數據,含2014年、2015年退出戶),2015年底貧困發生率為27.73%。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實現48個貧困村、58641名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1.8%。今年以來,該辦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實施基礎設施項目和壯大村集體經濟,有力地推進了脫貧攻堅。
一、完善基礎設施,夯實脫貧基礎
2020年該辦實施脫貧攻堅屯級道路、產業道路項目80條,總投資9145.96萬元。在項目建設中,引導和吸納附近貧困群眾參與項目建設,由施工方按照“項目發放的勞務報酬(含稅),不低於該項目資金總額的10%,其中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發放的勞務報酬比例不低於該項目勞務報酬的50%”的標准發放勞務報酬。截至目前,已發放的勞務報酬(含稅)625.8萬元,佔項目總投資6.8%(所有項目建設完成后可達10%),其中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發放勞務報酬315.2萬元,佔勞務報酬(含稅)總額的50.4%,進一步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二、壯大集體經濟,蓄足發展后勁
因地制宜、創新措施,充分發揮全縣88個村級勞務服務公司作用。在實施屯級道路、產業路期間,由村勞務公司向施工方提供勞務派遣(勞務輸出)、負責項目施工現場秩序維護、協調糾紛調處等服務,從中獲得由施工方支付項目總投資1%的服務費,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據統計,該辦今年實施屯級道路、產業道路項目覆蓋32個行政村,預計通過借力勞務服務方式可實現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91.2萬元。
三、加強規劃管理,確保規范運行
加強資金支持,優先安排資金支持採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項目,並在計劃明細中備注“以工代賑”。精准標識管理,對採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項目,在脫貧攻堅項目庫中全部標識為“以工代賑”項目進行對應管理。及時整理檔案,及時收集整理項目計劃、實施方案、招投標、設計、監理、建設合同、勞動合同(務工花名冊)、資金撥付、勞務報酬發放情況表等材料,存檔備查。(班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