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然在光伏項目工地務工
王安然是隆林各族自治縣沙梨鄉沙梨村者嶺二社村民,家裡共有4口人。過去,他主要依靠耕種田地和做些臨時工養家糊口,生活較為困難。其孩子於2014年考入桂林醫學院,每年的學費、生活費開銷又給本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新的負擔。
2015年經過精准識別,王安然家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國家的扶貧政策不斷向貧困戶傾斜,王安然一家也享受到不少的優惠政策和補助,但在得到幫助的同時,王安然不等不靠,堅信好日子都是干出來的,要通過自身努力,脫貧致富。
迎難而上 不等不靠
2016年,王安然看到家中還有幾畝荒地,立即著手開墾,割草、挖坑,種植了100多畝李樹,待李樹成長后,他因地制宜,又在樹下養起了土雞,並積極把土雞推向市場。在他們一家人的辛勤勞動下,李果的收成也是一年比一年多。2018年,當地政府和紅谷集團給每戶貧困戶免費發放5頭黑豬仔。本來家中已養殖有5頭豬的王安然從中看到了商機,隨后又購買了5頭豬仔,總共養殖了15頭黑豬。當年他家僅養豬一項就獲利1萬多元。看到了希望,王安然又開始擴大養殖規模。
勤勞致富 創造幸福
經過幾年的經驗積累和相關部門的悉心指導,王安然和他的妻子的種植和養殖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8年年底,他留下妻子一個人在家專心護理果樹和養殖豬、雞,自己前往雲南省曲靖市做光伏發電工作,一個月收入達5000元以上。一年下來,王安然一家通過外出務工和種養業收入可觀,生活較之前得到了很大改善。
易地搬遷 走出深山
2017年,該縣黨委、政府大力宣傳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通過宣傳動員,王安然也了解到易地搬遷的好處,果斷報名搬遷到百色深圳小鎮。2018年年底,王安然一家與其他第一批貧困戶一起搬遷入住百色深圳小鎮。
王安然常說:“這是我這輩子想都不敢想的好事,隻需要繳納1萬元的自籌資金就可以得到一套市裡的房子,這得感謝黨和政府的幫助,我心裡特別高興。”
走進王安然的安置房,一套簡潔而富有設計感的房子映入眼帘,房內還有政府免費發放的桌椅板凳、新床棉被等。王安然說:“比起農村的老房子,這裡的環境真的好太多了,深圳小鎮裡有水、有電用,學校和醫院都設在深圳小鎮裡,很方便。”入住安置房后,王安然主動在百色、田陽找工作,跟著師傅學習做建筑,不但熟悉了建筑工地業務,也得到了老板的信任和支持。如今,他自己開始做起了包工,平時隻需要召集一些人去打助手,一年也可以賺個兩三萬元,這比以前在農村老家做臨時工的收入又增加了許多。
2019年,經過努力,王安然家摘掉了貧困帽子。
王安然說:“如果沒有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哪有我今天的美好生活,貧困戶不能隻依靠黨和政府的幫助,我們自己也要抓住機會,勤勞致富,好日子是干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