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市場“轉正” 登記后“零門檻”進入

主要針對馬路市場、流動攤點和跨門檻經營,解決農產品農副產品銷售問題

2020年06月04日09:00  來源:南寧新聞網
 

市民下班后在臨時擺賣點購買果蔬,十分方便

城管在五象大道固定地段設置應季果蔬臨時擺賣點

攤販把剩下的玉米葉裝進垃圾袋

6月2日南寧市印發《關於做好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攤販等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后,引發市民較大反應。放開允許佔道臨時擺攤,是否意味著可以隨意擺賣?目前南寧市設置了哪些臨時攤點,攤點主要經營什麼?昨日,記者前往五象大道一設置的臨時擺賣點探訪,相關部門對於一些熱點問題進行解讀和答疑。

設臨時擺賣點攤販不再打游擊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來到良慶區五象大道75號至440號的“應季果蔬”臨時擺賣點看到,在該擺賣點的入口處設置有一處登記備案台,由良慶區銀海社區派來的張先生負責對進入擺賣點的攤販實行登記,並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對進入擺賣的攤販檢測體溫,攤販隻需登記備案並體溫正常的,即可進入指定的位置擺攤。入場的攤販除了銷售西瓜等水果外,還銷售青菜等農副產品。

攤販黃先生正在向過往的市民吆喝“10元3個西瓜……”,一些騎電動自行車經過的市民停車后上前購買。黃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吳圩鎮人,現在大沙田租房住打工,以往每到西瓜採摘季節都會回吳圩拉西瓜到市區銷售,由於難進入正規市場,隻能在馬路邊銷售,一旦看到城管來了就趕緊開車跑,有時為了能躲過城管,隻顧拼命開車卻顧不上安全,“現在政府部門開設了臨時果蔬擺賣點,我們有了銷售西瓜的地方,不用再與城管‘打游擊’,可以安心地賣西瓜,收入相對較可觀”。

臨時攤位不收費“零門檻”進入

記者從該擺賣點登記處表格看到,已有18名攤販進入擺賣,他們都是開電動三輪車拉運果蔬來銷售的,電動三輪車停放有序。一些下班路過的市民會停下來買菜。市民楊女士稱,她接小孩放學路過,看到臨時擺賣點有自己想要買的青菜,於是就近購買了,覺得非常方便。

臨時擺賣點如何管理,攤位如何分配?良慶區城管大隊大沙田中隊中隊長梁容介紹,該“應季果蔬”臨時擺賣點已經開設一段時間了,原本隻設置有75個攤位,但報名意向想要攤位的人已經有90多人,預計將增加到120個攤位才能滿足。對進入擺賣點的攤販,不收取攤位費,也不收取衛生保潔費,隻要登記即可,實行“零門檻”准入。攤位根據登記進入原則,攤販登記進入后,由管理人員引導按攤位的順序擺賣。目前,“應季果蔬”擺賣點隻允許擺賣季節性水果和蔬菜,擺賣時間從16時至20時。

針對臨時擺賣攤區的污染路面等問題,設立有保潔責任機制,要求經營者負責自身攤點的垃圾收集,城區、開發區環衛部門負責垃圾日常清運,確保收市后擺攤區域干淨整潔。

小“地攤”解決就業民生大問題

馬路市場“轉正”,有什麼意義?良慶區副區長梁紅英介紹,疫情期間,就業和農產品銷售多少受到了影響,“地攤”能激活經濟,“地攤經濟”能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社會穩定。良慶區政府開辟臨時“應季果蔬”擺賣點,提供地方給進城農民銷售,讓農民種的果蔬有地方銷售,解決了應季果蔬滯銷問題。同時,開設臨時擺賣點也受市民歡迎,因為臨時地攤不用交納攤租,降低了農產品銷售成本,市民從中也跟著得到實惠。

政府部門如何管理臨時擺賣點?馬路市場從業者進入到臨時攤位攤點經營,需要遵守政府部門出台的關於馬路市場經營者相關規定,服從城市管理部門管理,做好衛生保潔。攤主需遵守“五個承諾”,保証經營區域內暢通,不影響交通秩序,不佔用消防通道、盲道,不破壞市政設施和公共綠地。

“設置臨時擺賣點,不能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梁紅英說,將召集公安、城管、經信等部門共同研究制定該城區的地攤經濟管理制度,引導地攤經濟有序健康發展。

主要針對“馬路市場”流動攤點

6月2日,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精神,結合強首府戰略的有關要求和今年全市正在開展的“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動,南寧市印發《關於做好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攤販等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南寧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局長梁勇介紹,放開允許佔道臨時擺攤,並不意味著無序地放開政策,而是實行有計劃的、有序管理,目前全市設置有10個臨時馬路市場,要求各城區、開發區至少有3個以上,現在有的設置點還在選點中,選點要符合《指導意見》。

提到佔道經營,一些市民就認為可以隨意擺賣美食小吃等。對此,梁勇說,目前的佔道經營主要針對馬路市場、流動攤點和跨門檻經營,主要解決農產品和農副產品銷售。如要打造美食街之類,其門檻還是較高的,還是要走商務、市場等部門的准入渠道。

如何確保馬路市場的食品產品安全及短斤少兩問題?根據《指導意見》,針對馬路經濟從業者,各級城管、公安、市政園林、市場監管、商務等部門將根據實際需要竭盡所能提供服務。(記者黎兆齊/文 宋延康/圖

(責編:龐冠華、周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