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集中力量啃下脫貧硬骨頭

2020年05月28日18:43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杆洞鄉錦洞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潘杰輝今年搬到夢嗚苗寨景區生活已有3個年頭。2017年3月,在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支持下,他和13戶本村的苗族群眾從大山深處搬遷到縣城雙龍溝景區,成為了第一批入住夢嗚苗寨的貧困戶,並在同年的12月份,順利實現脫貧。

近年來,該縣充分利用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將旅游確定為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圍繞“以一個龍頭景區,帶動一片鄉村旅游,帶富一方百姓”的發展思路,創新旅游多元化發展模式,開辟了一條扶貧工作依托旅游發展齊頭並進的新路子,找准了謀篇布局,主客共享,融合發展的新方向,大苗山的各族群眾從“旅游盛宴”中享受更多的“紅利”。截至2019年,全縣通過“旅游+”扶貧模式帶動了2萬多人脫貧摘帽。而潘杰輝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看到毛南族群眾脫貧很受激勵,相信在國家的幫助和自己努力下生活越來越好!”潘杰輝說自己是17年脫貧的,表示會把脫貧作為新起點,繼續努力,再接再厲,讓生活越過越好。在縣裡和景區的幫助下,潘杰輝一家從大山深處連同自己在村上的苗家吊腳木樓,一起搬遷到縣城,白天他在景區內打掃清潔、種菜護園,潘杰輝的妻子還在家裡的“小工坊”制作苗族刺繡兜售給外來游客。晚上夫妻倆則是夢嗚苗寨大型實景演出《苗魅》的舞者,如今潘杰輝的孩子也在縣城學校上學,老人也在景區生活和自己住在一起,穩定的收入和生活保障,讓潘杰輝對於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同樣,在融水鎮易地扶貧搬遷點苗家小鎮社區裡,第一書記何國棟這幾天都忙著和社區的兩委商討近期的群眾就業提升計劃和加強社區管理工作。這裡居住著來自全縣20個鄉鎮180多個村600多個自然屯的1606戶共6769名苗、瑤、侗等各族建檔立卡貧困群眾。作為苗家小鎮第一書記,他聽到這個消息,深受鼓舞,感同身受。表示將繼續加強易地扶貧搬遷的后續服務工作,把就業創業放在當前工作的首位,落實“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標,讓尚未脫貧的易扶戶如期脫貧。

融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馬空表示,融水是全國52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目前還有26個貧困村2062戶6634人未脫貧,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近年來,全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領,結合縣情實際,將脫貧攻堅與“旅游+”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城鎮化、交通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聚焦重點領域,精准綜合施策,全力以赴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2016年以來,全縣累計實現89個貧困村出列、11.58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1.63%。下一步,融水將緊緊圍繞脫貧摘帽全面小康目標任務,繼續以脫貧攻堅統領全縣科學發展大局,聚焦短板、補強弱項,確保剩余貧困人口、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堅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實現與全國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韋鼎標 秦勝聰 歐振波)

(責編:郭振乾、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