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寧區紅色引擎激活村級集體經濟“一池春水”

2020年05月22日10:25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人民網南寧5月22日電 中和鎮黨委引進龍頭企業,全鎮整合資金160萬元建設3000多畝沃柑種植示范區,企業按照前兩年每村3萬元效益分紅作為各村集體經濟收入,進入豐產期后,再按一定比例提高效益分紅。同時,按照每村30萬元的標准,扶持下轄8個村根據自身產業特色和優勢,實施了香樟、火龍果、百香果種植等13個特色集體經濟發展項目。

這是南寧市邕寧區發揮基層黨建優勢,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個力証。

2016年前,邕寧區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比例高達95%,村級組織無錢辦事。近年來,邕寧區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抓住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大機遇,緊密結合自身職能職責,推動各級黨組織走上前台、主動作為,組織帶領群眾把村級集體經濟做大做強。截至目前,邕寧區每個村平均發展3-4個集體經濟項目,收入達5萬元的有69個村,達10萬元的有10個村,達20萬元的有1個村,達50萬元的有1個村。

邕寧區堅持從創新發展模式上找准突破口。一是推行“1+N”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充分用好用活“飛地抱團”模式,針對各村資源不足的實際,以鎮為單位,每個鎮結合實際各整合一筆資金,在優勢區域集中發展一項村級集體經濟,所得收益平均分配給鎮所轄村作為本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各鎮黨委整合發展資金,扶持所轄的每個村因地制宜發展多項(N項)本村特色集體經濟,探索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和增收渠道。

二是大力實施“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堅持村黨組織為引領,廣泛吸納農戶建立特色農業合作社,大力引進農業龍頭企業,按照“政府支持推動、市場經營運作”的原則,採用“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建立全面合作關系,以股權分紅及資產出租等形式進行合作經營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目前,邕寧區70個行政村均已引進企業,通過村企共建,實施“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蓬勃發展。

三是積極探索農旅結合互促共進發展模式。以成功摘取廣西特色旅游名縣為契機,以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以村級黨組織為主要推手,積極開發鄉村游、生態游、農家樂等項目,打造農旅結合生態休閑觀光游、民俗活動體驗文化游等旅游線路,進一步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隨著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兩委”更有精氣神,村民更有獲得感。(熊千梅、楊靜)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