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政策護航貧困生,從家門到校門“不用愁”

2020年05月21日16:57  來源:玉林新聞網
 
原標題:資助政策護航貧困生,從家門到校門“不用愁”

近日,領取了學校開具的學籍就讀証明后,玉林市第一職業中等學校電子商務畢業班學生鄭敏華將學籍証明與其他資料一同寄回家裡,讓父母去申請“雨露計劃”資助項目,她隻需安心復習准備6月中旬的本科升學考試即可。

因為有資助政策的支持,她不久將從中等職業學校畢業,還打算繼續考大學。

記者了解到,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學生資助工作作為教育扶貧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春季期開學后,玉林市教育部門便立即開展學生資助工作,將資助資金發放給學生,截至2020年5月18日,全市共發放各類學生資助資金19723.429萬元,資助學生319539人。

為學生做好資助服務,安心學習

開學已經有兩周的時間了,但玉林市一職中資助辦的工作人員並沒有閑下來,這是她們最忙碌的時候,辦公室會議桌面上擺滿了各種資助表格資料,他們正在一一核對信息,然后整理歸檔,做好學生資助台賬工作。

玉林市第一職業中等學校資助辦工作人員對學生資助工作材料進行核對、歸類整理入檔。

“這是開學初我們做的資助工作情況。”5月19日,該校資助辦主任陳孟馨介紹,一開學便開展資助政策宣傳,召開主題班會課,內容緊貼資助政策和誠信感恩教育,讓學生了解資助政策內容,同時積極做好“雨露計劃”宣傳,“建檔立卡學生每學期在校享受免學費、助學金外,還能享受雨露計劃,即每生1500元一個學期,但雨露計劃由扶貧部門實施,需要在校學生的學籍就讀証明,因此,我們已經統一為建檔立卡學生開具並發放了証明,並督促學生及時到扶貧部門申請該項資助。”陳孟馨介紹,該校目前552名貧困生已經公示完畢並上報,在5月20日前及時發放了資助金。

玉林市學生資助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第一次入校時,需要採集人臉、指靜脈信息和身份証信息,之后每個學期開學時則用手機APP進行認証核實身份,這是為了防止套取學生資助金,有效資助每一名學生。

資助政策助力,貧困學生校園圓夢

“我記得第一天開學來到學校的情況,在操場上學校給我們講解了國家當時有的資助政策,很詳細。”鄭敏華說,每個學期開學后都會開主題課班會課介紹資助政策,張貼海報,多方面告知學生資助政策。

召開主題班會課介紹資助政策及進行誠信感恩教育。

鄭敏華表示,就讀中職學校不僅免學費、領助學金,另外還享受雨露計劃。“國家資助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能夠繼續讀書,這也是我想考大學的原因。”交談中,記者發現鄭敏華不僅對中職學校的資助政策非常了解,對於大學的資助政策如生源地助學貸款等也十分了解。“上大學后,可以貸款交學費不用付利息,我在寒暑假去打工掙生活費,可以讀完大學,不給家裡增加負擔。”

2019年全國青少年蹼泳錦標賽,男子乙組200米短雙蹼第四名,這是玉林市大府園中學(玉林市體育運動學校)初二年級學生盧海獲得的榮譽。他是該校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在學校他每個學期享有625元生活補助,此外還享有運動員伙食補助,大大減輕家裡負擔,他可以專心求學。據介紹,玉林市大府園中學共有貧困生128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共有110人,高中貧困生18人,資助資金均已全部發放到位。

全市發放19723多萬元,資助學生319539人

記者了解到,在開學前,玉林市學生資助部門便通過大數據比對,全面摸清和核定貧困學生身份,按照“入學一批、公示一批、發放一批”的辦法,加快推進資助工作進度,及時將補助資金足額發放到學生手上。中職學校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採取“邊公示邊考勤”的辦法完成春季學期的考勤工作,即學生回校后,立即對已經注冊的學生開展指紋考勤和受助公示,考勤的數據作為2020年春季學期的受助信息和數據。

經比對,玉林市共有14.9萬建檔立卡、低生活保障學生、家庭經濟困難殘疾人子女學生及殘疾人學生、困難職工子女學生。為了查缺補漏,全面了解玉林市2020年春季學期學生資助政策落實情況,市教育局在5月21日~5月26日組織開展2020年春季學期學生資助資金落實情況督查工作。

記者從玉林市教育局學生資助辦獲悉:

高中助學金一檔為3500元一學年,中職助學金一檔為3000元一學年,為所有中職學生免學費﹔

義務教育階段的貧困學生,每個學期初中寄宿生享有625元補助,非寄宿生享有325元補助,小學寄宿生享有500元補助,非寄宿生享有250元補助。截至2020年5月18日,全市共發放各類學生資助資金19723.429萬元,資助學生319539人。其中,發放學前免保教費資金808.349萬元,惠及學生12447人﹔

發放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資金11138.425萬元,惠及學生225604人﹔發放中職免學費資金和中職助學金3122.79萬元,惠及學生32892人﹔

發放高中免學雜費資金、高中庫區移民免學費和高中助學金4653.865萬元,惠及學生48596人。(記者黃冰)

(責編:李敏軍、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