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幸福之花靠勞動澆灌,玉林的美好明天要靠全市勞動者的雙手去創造。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証者、開創者、建設者。5月1日,記者深入熱火朝天的項目建設工地,走進守護群眾健康的醫院病房,用筆和鏡頭記錄下我們身邊這樣一群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勞動者,向讀者呈現他們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事業,並通過他們向全市勞動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陂頭面大橋是玉湛高速(廣西段)控制性工程,橋長800多米,建設歷時637天。
4月28日至29日,玉湛高速公路(廣西段)順利通過自治區交通運輸工程質量監測鑒定中心交工驗收質量核驗前的檢查工作,正式啟動該項目的交工質量核驗以及交工驗收,標志著玉湛高速公路(廣西段)主線具備通車條件。
5月1日,玉林日報社推出全媒體直播行動“飛越玉湛——小微帶你逛玉湛高速(廣西段)”,以新華社“現場雲”為直播平台,以“圖文+小視頻”為主要表現形式,以無人機航拍為主要視角,“搶跑”體驗玉湛高速(廣西段)。
玉湛高速(廣西段)施工進入收尾階段
9時,記者驅車從大南路駛上高速引道,經過大南收費站進入玉湛高速。筆直的公路在美麗的景色中舒展延伸,沿途藍天、山川、田野、雲霧組成一幅美麗的畫卷,沿線風光美不勝收。
9時40分,記者來到馬坡樞紐。對於玉湛高速來說,這是它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項目單幅設計長度9998米,共8條匝道及1條引線,位於陸川縣馬坡鎮上獨山附近,將實現玉湛高速與玉鐵高速公路的交通轉換,向北延伸至玉林市二環線的快速路的服務功能。
從空中俯瞰,整個馬坡樞紐畫面曲線造型豐富,立體交錯,猶如一朵盛開的花朵。
“項目建設歷時4年,玉湛高速(廣西段)主線終於具備通車條件。目前,我們正完善綠化、機電交安、房建以及附屬設施,運營籌備、交工驗收等工作程序已全面啟動,力爭6月實現通車運營。”玉湛高速工程部負責人張禮告訴記者,“這是在玉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所有參建人員日夜奮戰的成果,我們付出了上千個日夜的心血和汗水。”
據了解,玉湛高速公路(廣西段)起於陸川縣馬坡鎮,途經陸川縣米場鎮、溫泉鎮、大橋鎮、橫山鎮、烏石鎮、灘面鎮、良田鎮和博白縣文地鎮,在博白縣文地鎮粵桂交界處,接玉林至湛江高速公路(廣東段)。在玉林,共有大南收費站、陸川北收費站、陸川南收費站、烏石收費站、良田收費站、文地收費站等6個收費站入口進入玉湛高速,同時,馬坡樞紐和大橋樞紐為本項目的關鍵工程,實現與玉鐵高速、浦清高速(在建)的交通轉換。
全線最高橋建設歷時637天
當天11時,當記者來到玉湛高速陂頭面大橋附近時,工作人員正對陂頭面大橋進行荷載檢測。工作人員介紹,荷載檢測是高速公路新橋建成的必要檢測之一,也是橋梁驗收合格的依據,通過不同重量、不同長度的荷載車行駛通過,來判斷是否符合橋梁設計驗收要求。
作為玉湛高速全線控制性工程,陂頭面大橋的施工技術難度非常大。全橋樁基設計數量為151根,其中有82根樁基位於岩溶區,數量多、分布范圍廣,岩溶發育多以溶洞為主,局部出現串珠狀溶洞,施工過程中出現多次孔口地面大面積塌陷,孔內貫通涌流、卡鑽、埋鑽等問題,項目部多次邀請岩溶處理方面的專家到場指導,確定可行方案,對所有岩溶樁基進行逐樁受力復核計算,確定最終樁長、保証樁基承載力。
“這是玉湛高速(廣西段)全線最長的一座橋,最高墩柱52.9米。”玉湛高速工程部負責人張禮告訴記者,陂頭面大橋長為809米,最早開孔時間為2017年10月29日,於2019年7月28日最后一根岩溶樁基灌注完畢,歷時637天。
房建設計充滿玉林元素
據介紹,玉湛高速(廣西段)設玉林大南收費站、陸川服務區、陸川北互通、陸川南互通、烏石停車區、烏石互通、良田互通、文地服務區、文地互通、桂粵收費站。在房建設計上,玉湛高速(廣西段)採用了以慢節奏建筑風格為主,吸納玉林山水田園的地域風情以及建筑元素進行設計建設。
“在天棚兩頭,我們分別設計了飛檐亭,讓整個建筑看起來美觀大氣。”在玉湛高速公路良田收費站,廣西玉湛高速項目三工區生產副經理王野告訴記者,“這是我們參照玉林的一些地標建筑造型進行設計的,目前良田收費站5個單體建筑已經進入了裝修階段,預計5月中旬即可全部完工。”
玉湛高速(廣西段)陸川北、烏石收費站等房建設施,還採用了集現代建筑工藝與傳統工藝於一體的“風雨橋”式風格,“當人們在高速路上經歷忙碌的奔波,到達休息區,這樣雅致的建筑能夠使他們舒緩路途的疲倦,放鬆心情。”王野告訴記者。(記者 張鈺斌 李媚 李家州 通訊員 王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