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都安:突圍極度貧困勢頭強勁

2020年04月27日16:09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如何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完成最后1.75萬人脫貧、65個貧困村出列,如期實現整縣脫貧摘帽?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迎難而上,實施百日攻堅行動,集中補齊危房改造、安全飲水、村屯道路建設、產業發展、就業增收等五大短板,逐道破解難題、逐個攻克堡壘,全力強勢突圍極度貧困的層層包圍。

興產業 促就業

產業興,脫貧贏。都安瑤族自治縣堅持把特色產業發展作為貧困突圍治本之策抓緊抓好,按照“種養結合、長短結合、工農結合”的思路,通過“聯建聯養、互助共養”等方式,夯實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壯大貸牛(羊)還牛(羊)、蜜蜂養殖、毛葡萄、油茶等扶貧產業規模,帶動貧困村和貧困戶獲取更多產業紅利。

目前,全縣已建成152個蜜蜂養殖場,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8萬元以上,帶動參與養蜂貧困戶增收8000元到1.6萬元。全縣147個貧困村新型經營主體覆蓋率100%,今年預脫貧的4733戶全部參與貸牛(羊)還牛(羊),新增發放牛犢4718頭、羊40580隻,貧困群眾產業脫貧“路子”越走越寬闊。

大興鎮池花村加后屯貧困戶蒙冬梅參與蜜蜂養殖,負責當地蜂場日常管理,不到半年,就有了收入。“有專業養蜂公司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所產蜂蜜按比例分成,我的小康夢不愁實現不了。”蒙冬梅說。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群眾增收脫貧的重要支撐。受疫情影響,都安不少剩余勞動力無法及時外出務工,貧困戶就業收入減少成為制約脫貧攻堅的一大難題。為解決好這個問題,都安強化“一對一”“點對點”服務,擴大公益崗位,及時與貴南高鐵都安段、賀巴高速公路都安段、農村電網改造等重大項目指揮部和企業對接,盡量使用當地農民工。

截至4月上旬,都安已經外出務工貧困人口72867人,設置1224個公益崗位安排貧困人口就業1224人,縣內重大項目和企業用工1300多人。

抓作風 強能力

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干部隊伍作風和干部攻堅克難帶領群眾脫貧能力。著力推進干部作風建設,成為都安脫貧攻堅突圍的關鍵舉措,也是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保障。

藍貴培是都安瑤族自治縣龍灣鄉尚三村貧困戶韋建壽的幫扶干部。連日來,為了解決韋建壽一家住危房問題,藍貴培多次到幫扶戶家中,幫助貧困戶協調建房材料購買運輸,抬磚上架、攪拌水泥等,干得有板有眼。

隆福鄉葛家村龍平屯通屯道路正在施工中,為了在5月底前完成全屯10戶農戶危房改造任務,30名干部組成突擊隊幫助群眾挖地基、運水泥、打磚頭。在突擊隊的感召下,當地群眾肩挑背扛運機械、抬設備、搬材料,危房改造熱情高漲,迅速突破住房難被動局面。

“干部辛苦多一點,老百姓幸福就會實一些,脫貧攻堅收官戰就會打得漂亮一些,我將為脫貧攻堅盡我所能,無怨無悔。”藍貴培說。

在脫貧攻堅進入“短兵相接”階段,都安制定非常舉措,出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六條規定,對責任落實、工作落實、項目審批提速、數據信息清洗、限時完成工作任務、責任追究等6個方面進一步明確,壓實各方責任、嚴肅工作紀律、保持沖刺態勢,確保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同時,組織開展萬名干部下沉村屯抓整改促脫貧活動周行動,1.3萬多幫扶干部集中進村入戶,通過談一次鼓勁話,講一次好政策,干一次農家活、辦一件暖心事、算一筆收入賬、吃一餐農家飯等“六個一”工作,提升幫扶成效和群眾滿意度。

有成效 見曙光

這些措施成果喜人。4月14日上午,一輛裝載水泥、砂石的運輸車開進都安縣龍灣鄉內悶村弄通屯。在山口,駕駛員故意長按一聲汽笛,這聲鳴響,打破了這個弄場千百年的沉寂,這是弄通屯自有人居住以來開進的第一部機動車。

“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車來了,車來了。”弄通屯的男女老少歡呼雀躍,紛紛走出家門看著運輸車從山口飛奔而來。67歲的村民藍民光更是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地向新修建的公路深深鞠了一躬,激動地說出感謝共產黨的心裡話。

藍民光家所在的弄通屯是都安較偏僻的一個弄場,全屯共16戶8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戶40人。在通路之前,人們外出需要用近兩個小時翻越一座高山,才能到達通村的干道。他做殺豬生意,每到圩日,都要凌晨三點起床殺豬割肉,然后和愛人點著火把走著山路,趕在天亮前把豬肉挑到市場銷售。

“通路就好了,群眾修房建水櫃成本降低了,我再也不用摸黑走山路了,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藍民光興奮地說。

眼下,全縣1855個危房全力改造,新建的1623座家庭水櫃緊張施工,125條189公裡新建屯級道路全面推進。到今年6月底,全縣將實現危房住人清零、所有人有安全飲水、10戶以上自然屯全部通路。

目前,都安瑤族自治縣每一個貧困山村,處處洋溢著脫貧攻堅火熱氣氛:一個個緊張忙碌進村入戶的干部身影,一份份周密精准符合實際的脫貧計劃,一條條干淨整潔穿越群山的水泥道路,一聲聲鏗鏘有力此起彼伏的機器轟鳴聲……隨著一大批脫貧項目的全力推進,這片“石山王國”充滿了脫貧的希望,貧困群眾歡聲笑語裡洋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心和信心。(韋崇凱)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