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泳池和村民交談核查產業獎補項目。韋娟攝
李泳池和村民交談核查產業獎補項目。韋娟攝
人民網鹿寨4月26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縣裡針對產業獎補制定了不同標准,我們的驗收核查一定要認真細致,確保群眾應享盡享……”連日來,鹿寨縣導江鄉黃坭村第一書記李泳馳每天早早來到村委辦公室,穿上黃馬甲,和駐村工作隊員朝田裡走去。
黃坭村都管屯蔬菜種植基地裡,推土機正轟隆隆地平整土地,群眾麻利地種植豆角。“李書記,早啊!”看到李泳馳,忙碌的群眾停下手中的活打起招呼。
“年前基地已簽約成為柳州市螺螄粉原料供應商,大家都干勁十足,前些天就嚷著要開工了。之前你幫協調的50萬貼息貸款已到位,另一邊的土地過幾天就能平整完工。”基地負責人覃保林高興地說道。
兩年前,初來乍到的李泳馳了解到黃坭村大部分百姓都靠種植水稻和甘蔗為生,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經濟基礎十分薄弱。如何才能把經濟搞上去?考慮到種植業是黃坭村的支柱產業,應該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李泳馳與返鄉創業青年覃保林一拍即合,很快,覃保林便在黃坭村都管屯成立了蔬菜合作社。
在李泳馳和駐村隊員的幫助下,覃保林種植蔬菜喜獲豐收,銷路也好。群眾看到了希望,逐步打消了顧慮,主動要求加入合作社。如今基地從最初的6畝地擴大到200畝,帶動都管屯20戶群眾參與,並成為柳州市螺螄粉原材料供應基地。群眾通過土地、技術、勞力、設備等形式合作入股,平時到基地務工,月工資在3000元至3500元,逢年過節還有福利,甚至還有年終獎。“多虧李書記當初勸我加入合作社,加上其他產業,我去年收入達到了2萬元。”特困供養人員韋金聲感激地說。
要讓群眾徹底脫貧致富,光靠單一產業不行。蔬菜基地步入正軌后,李泳馳召集村裡致富帶頭人和貧困戶成立黃坭村龍群種養專業合作社,養殖五黑雞,賣綠殼蛋。2019年,合作社養殖3500羽五黑雞,產出10萬余枚雞蛋全部銷售一空,還與多家單位簽訂了長期供銷合約。
在李泳馳和村干部的努力下,黃坭村159戶貧困戶有133戶申報了產業獎補,申請金額達39萬元。黃坭村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662元,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25%,剩下的3戶貧困戶也即將脫貧。
夜深人靜,李泳馳打算著今年繼續和致富帶頭人把黃坭村的土特產、農副產品納入合作社進行經營,利用電商解決銷路問題,再給產品注冊商標,讓群眾通過產業脫貧,真正做到“要我脫貧”變為“我要脫貧”,不斷拓寬群眾脫貧致富路。(藍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