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窩養“大魚”

——博白縣大力養殖那林魚為貧困戶增收 

2020年04月21日09:51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在博白縣那林鎮,可以在溪邊、山溝、田間地頭看到一個個小魚塘,這是老百姓利用當地特有的泉水自由落差,打造的一種“小窩養大魚”的生態循環流水養殖方式。

近日,那林鎮那林村貧困戶馮家華正拄著拐杖,拿著一竹簍的草在喂他家養殖的那林大草魚,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據馮家華介紹,他養了一百多條那林魚,不少已經可以出售了,到年底應該收成不錯。

馮家華因肢體殘疾致貧,妻子聾啞,兒女還沒有勞動能力,多年來靠養殖那林魚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家裡生活慢慢有了起色。現在,馮家華正每天和妻兒一起趕工,挖掘新的魚窩,今年准備再挖兩個小魚窩,加大那林魚養殖規模,慢慢走上脫貧致富路。“家庭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養多點發展多點,賣一條魚,每條八斤重的話,有三百多塊錢(收入),一年賣一百條,就有幾萬塊一年了。”馮家華說。

據了解,那林魚每公斤賣60元左右,大一點的一條魚可賣到300多元,比一般池塘喂養的草魚增收10多倍,利用山溝魚窩進行流水規模養魚,已成為當地許多貧困戶增收的主要途徑。

據統計,博白縣有那林鎮、江寧鎮、頓谷鎮、水鳴鎮、永安鎮、浪平鎮、雙鳳鎮等7個鎮村民因地制宜,大力挖筑小魚窩,引長流山泉水養殖草魚,目前,博白縣那林魚養殖面積約166.67公頃,全年產量約250萬公斤,年產值達1.5億元。(唐靜) 

(責編:周雨樂、龐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