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腿踏出致富路

2020年03月26日16:42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廣西藤縣同心鎮森塘村有一名淳朴的殘疾農民叫黎忠文,承包了41畝山地,靠一條腿種植1500株金秋砂糖桔果樹。今年已是知命之年,但他仍像“阿甘”一樣,總是樂觀堅強面對生活的困難,用勤勞的雙手種植致富的希望。

二十年前,黎忠文靠精明的頭腦和勤勞善干,就開始經營木材生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天有不測風雲,2012年9月,黎忠文在一次林間作業時被樹木撞傷了左腿,由於傷勢太重,腿部引發感染,不得不做截肢手術。這次治病和安裝假肢共花去近10萬元,用完了家中的全部積蓄,家裡的頂梁柱倒下了,使他一家陷入了困境。

黎忠文一家5口人,妻子黃惠萍腰間盤突出,干不了重活,3個孩子正在上學,他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在變成殘疾人后,黎忠文內心經歷了絕望崩潰到自信重生的過程。在養病期間,黎忠文想到自己截肢后,可能會喪失勞動力,成了家庭的拖累,一度自暴自棄。鎮殘聯干部知道后,上門為他做心理指導,富有感染力的殘疾人創業的故事,讓他意識到他依然是家庭的主心骨,他可以重新站起來。在夫妻合計下,黎忠文開始養10多頭豬維持生計。

在精准扶貧工作中,黎忠文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摘除貧困的帽子,他制定了脫貧方案,妻子到廣東做輕便的工,自己在家加大規模養豬,增加家庭經濟收入。2017年,他養豬50多頭,比常人多幾倍的付出,使他家達到了脫貧標准,順利地摘掉“貧困帽子”。

“非常感謝黨和政府以及幫助過我的人,正是因為國家的扶貧政策和幫助人的支持,讓我順利脫了貧。”黎忠文說,他家享受到低保、以獎代補、雨露計劃、免費換假肢等政策,給予家庭極大的援助,幫助他的人讓他有了堅持的力量。

由於管理不善,今年黎忠文家的豬病死了大半,又一次打擊落在他身上,很多人認為他會一蹶不振,他卻在別人驚訝的眼光中流轉41畝山地,規劃種植砂糖橘。在經過市場調研后,黎忠文在去年4月種植從四川引進金秋砂糖橘,他說,金秋砂糖橘耐旱,適合山地種植,且比其他品種早熟一個月,可以錯開砂糖橘高峰季節,價格比高峰期要高點,同時公司提供技術跟蹤服務。

種植金秋砂糖橘是一門技術活,對於剛開始種植的黎忠文來說,還是一個門外漢,在管護中,果樹出現的碳疽病、煤煙病、葉斑病等病情都不知道如何處理。為了提高種植技術,他多次去外地果園參觀學習,經常參加培訓學習,果樹出現病情就向公司技術人員、鎮農技人員、土專家請教,空余的時間就登陸天天學農微信公眾號平台學習管護技術,經過大半年時間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讓他從門外漢變成土專家。

由於啟動資金有限,黎忠文在自己做不到的情況下才會請人,灌溉、施肥、除草等活都是他自己完成,每個月有二十天他都在基地細心照料,周末和假期,放假回家的孩子都會主動幫忙。在全家辛勤勞作下,一棵棵金秋砂糖桔樹苗倔壯成長,果林的灌溉與施肥工具一一俱全,隨山地地形而鋪設的水管井井有條。

“黃忠文雖然是一個殘疾人,但他臉上總是帶著笑容,心態非常樂觀,有主見,肯吃苦,永遠是對生活充滿信心。”同心鎮殘聯理事長黃雁說,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她一想到黎忠文的經歷,就會獲得堅強的精神動力。黎忠文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故事感動著身邊人,在當地談及黎忠文的事跡時,干部群眾紛紛對他的敢於拼搏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因為殘疾,工作效率比常人低,早出晚歸已成為黎忠文的習慣,他堅信隻要勤奮進取,定能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覃武輝)

(責編:李敏軍、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