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昭平3月23日電 “去年市場上茶油賣到140元毎公斤還供不應求,現在群眾種植油茶積極性很高,到年底,我們村要新種植油茶4150畝。”3月17日,在昭平鎮福登村碩豐生態種養合作社基地,村支書黃運飛正忙著和村民種植油茶。他說,疫情防控期間,村裡積極組織閑置勞動力發展油茶種植,做到了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油茶種植三年就能挂果採收,挂果量按種植年份逐年遞增,是貧困戶發家致富的一種好產業。”黃運飛說,基地以“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進行開發,基地建成后收益按比例分給農戶和集體,能有效帶動全村油茶產業及集體經濟的發展。日前,福登村已經有45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發展油茶種植,穩固脫貧成果。
“春節后,因為疫情防控工作,我們哪也去不了,正好基地缺勞動力,我們在基地務工一天有130元。我干了近一個月,收入了3000多元。”福登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黎忠登說,疫情防控期間,有10多戶貧困戶在基地種植油茶解決了生計問題。
“去年我家40畝老殘低產的油茶林進行低產改造后,油茶收獲了近400公斤茶籽油,光這一項就收入了5萬多元。今年我新種了30畝高產油茶,估計不出三年,我年入10萬元的夢想就能實現了。”五將鎮武陽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唐宗葉說,油茶產業逐漸成為村裡的穩定經濟來源,群眾種植熱情很高。目前村有油茶2000多畝,茶油產值500萬元以上。
“油茶是一種常綠植物,管護容易,經濟效益明顯,生態效益更勝一籌。”縣林業技術推廣站負責人介紹,油茶全身是寶,茶樹可以減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蓋率,茶籽餅既是生物農藥,又是有機肥原料,有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
昭平縣油茶種植歷史悠久,據林業部門統計,目前該縣油茶面積有18萬畝,茶油年產量超過1500噸,油茶產業總產值超過2億元。為了發展壯大油茶產業,自2019年7月以來,縣林業技術推廣站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19期高產油茶栽培技術培訓班,培訓貧困戶群眾576人次,一般群眾873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180冊。
為激發群眾種植油茶積極性,該縣在全縣12個鄉鎮營建100-200畝不等的高產油茶示范林,供群眾參觀學習。提高了種植油茶補助標准,出台下發以獎代補推進特色產業扶貧的實施辦法,貧困戶發展產業最多可以領取獎補資金7500元,提高了貧困戶種植油茶熱情。近三年,該縣完成良種油茶種面積11544畝,形成了能人帶領種、村委帶頭種、群眾自發種等種植模式,盤活山林資源,打造綠色銀行,讓油茶產業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左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