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星期要去醫院做3次血透,現在病情基本穩定,現在的醫療扶貧政策好,讓我治病有了保障。”廣西鹿寨縣導江鄉黃坭村計送屯脫貧戶韋彩榮日前感激地說。
韋彩榮的家地處偏僻山村,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2009年3月,46歲的韋彩榮檢查出患有尿毒症,當時每月做血透的費用3800元,因為沒有醫保,一分錢都不得報銷,一年下來要4萬多元,這對僅種7畝甘蔗和4畝稻谷的農村家庭來說,根本扛不住。為此,他家在2009年被認定為貧困戶。
韋彩榮說,如果沒有醫保,光靠自家種甘蔗和稻谷的微薄收入,根本治不起病,真的熬不下,哪能像現在還能做農活。2019年,他治病的費用高達14萬元左右,除了自費藥和自己承擔的10%之外,全年他隻出2萬元左右。現在,韋彩榮身體狀況比較穩定,夫妻兩人除種甘蔗種稻谷外,還出去做些零工補貼家用,兒子在縣城幫人做家居安裝,2019年他家順利實現脫貧。
鹿寨縣醫療保障局工作人員戴光臨介紹,該縣聚焦健康扶貧工程,為該縣貧困人口持續構筑“免除基本醫療個人繳費+重大疾病救助基金+意外傷害保險+政府兜底保障”四重醫療保障防線,力阻“病根”變“窮根”,有效防控因病致貧返貧的風險,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為了解決貧困人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該縣強化投入保障,確保政策到人,由財政撥款為全縣所有貧困人口購買基本醫療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該縣的農村貧困住院患者實行“先診療、后付費”的“一站式”結算新模式,利用廣西大數據平台實現資源共享,不用再跑多個部門,一個窗口即可結算所有費用,貧困戶住院自付部分不超過費用總額的10%,余下90%部分由政府兜底,切實為貧困人口提供方便快捷的結算服務。
近年來,鹿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住院報銷比例達到90%,患29種門診特殊慢性病報銷比例達到80%。(楊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