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再來3隻大公雞,麻煩你處理好,一會我要下山了……”1月20日上午,在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大明村,第一書記林昊還沒進門就喊。
“曉得了!”趙桂花話音一落,轉身就鑽進雞棚抓雞。
趙桂花是大明村貧困戶,去年年初,林昊的后盾單位賀州市委組織部給貧困戶趙桂花送來了80隻扶貧雞苗。這一年趙桂花一邊養雞,一邊種姜和茶,成功脫了貧。
大明村是全國僅有的6個“土瑤”聚居村之一,全村貧困發生率超過86%。2018年3月,林昊被派到大明村擔任第一書記。從駐村那一天開始,他就想方設法讓村民賺到錢。
在后盾單位的支持下,他組織群眾參加瑤繡、竹編、汽修、電工等技能培訓班,成立村運輸隊、勞務輸出隊、建筑隊。全年共組織15批次130名群眾到外地觀摩,實現就業60多人,大明村還種植中草藥100畝。同時,他們還協調資金,建設了村集體茶園、黑精酒廠、香豬繁殖基地、六堡茶育苗基地等項目,實現了村集體經濟零的突破。
為增加村集體收入,去年11月,大明村還成立了養蜂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發展蜂箱200個,吸納了10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並提供了2個勞動崗位。如今,合作社產出了第一批蜂蜜。
“昨天拉了一籮筐生姜和100公斤蜂蜜到市區去銷售。”林昊告訴記者,這陣子,他通過工會部門了解到部分單位的年貨採購需求,一家家上門推銷。還與賀州市園博園合作,在公園大門口設立了銷售點,以“購年貨送門票”的方式推銷村裡的農產品。
“賣蜂蜜得的錢,是打算給合作社的工人發工資。”林昊說:“因為資金不足,這兩個月只是小試身手,今年我們將陸續投入600個蜂箱,到年底社員們就可以有分紅了。”
如今,村民們運輸農產品已經很便利,林昊的“代銷”業務就更忙了,80多歲的老黨員趙石勝行動不便,這個月初找到林昊,說想賣一些自家產的小黃姜。林昊二話沒說,就替他扛了下來。就這樣,“第一書記”林昊開始成了深山瑤寨盡職盡責的“賣貨郎”。(記者 駱 怡 通訊員 陶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