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扶貧經驗輸出東盟 打造中國減貧“海外樣板”

2020年01月16日09:23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原標題:廣西扶貧經驗輸出東盟 打造中國減貧“海外樣板”

中國扶貧項目“走出去”的首次實踐

“種植大棚蔬菜讓我家過上好日子。”威爾康說。

威爾康是老撾萬象市塞塔尼縣金花村村民。該村自2016年以來,在廣西扶貧項目的幫助下,作為大棚蔬菜種植推廣基地,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致富產業,從默默無聞的小山村變成老撾小有名氣的蔬菜基地。

從2015年起,廣西進一步加強與商務部國際經濟合作事務局和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的合作,在老撾萬象市桑通縣版索村和琅勃拉邦市象龍村開展東亞減貧示范合作技術援助項目,在金花村開展中國-老撾減貧合作社區示范項目。“這是中國扶貧項目‘走出去’的首次實踐,也是響應中國領導人提出的‘東亞減貧合作倡議’的具體舉措。”廣西外資扶貧項目管理中心交流培訓處副處長湯聞博向記者介紹。

曾經的金花村,村民生活靠每年種一季水稻,滿足一家口糧,再加上外出打零工等,掙些零碎收入補助油鹽開支。2016年,廣西減貧專家來到金花村后,深入調研,並與村干村民廣泛討論后,幫助金花村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建起“避雨、避晒、避虫”的蔬菜大棚,制定輪流租用、貧困戶優先的大棚管理機制,為村民提供種植技術指導,聯系蔬菜經銷商到村收購。如今,種上大棚蔬菜的農戶每年可獲得折合人民幣9000元左右的純收入。嘗到甜頭后,越來越多的農戶參與到大棚蔬菜種植中來,甚至圍繞大棚嘗試露天種植蔬菜。

琅勃拉邦市象龍村是中老減貧合作的一個項目村。當廣西減貧專家組織村民自己選項目時,村民們一致要求首先解決飲水難問題。廣西扶貧專家和老撾當地政府合力,在村民自願的原則下,組織大家投工投勞,開挖、回填水溝4000米,鋪設水管1.3萬米,通過設計優化和群眾參與,將飲水入戶工程造價從預算的人民幣200萬元降低到67萬元,從5公裡外為象龍村引來符合飲用標准的山泉水,還將水管接到了每家每戶。象龍村婦女主任阿安說:“過去村民們都要去琅勃拉邦市過潑水節,如今在家門口就能用自家的水潑水祈福,過真正意義上的潑水節了。”

截至目前,廣西在老撾3個項目村共建設橋梁、村內道路、飲水入戶、活動中心、衛生室、學校師生宿舍、太陽能路燈等16個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項目,3400人受益﹔組建項目村農民合作組織,並開展養牛、大棚蔬菜、織布等項目活動,覆蓋農戶222戶﹔累計老方項目人員培訓9次、來華培訓考察4次、“姐妹村”友好交流活動2期。

打造中國減貧的“海外樣板”

“廣西將脫貧攻堅實踐經驗運用到中國援老撾減貧示范合作項目中,有效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等關鍵問題,努力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中國智慧,打造中國減貧的‘海外樣板’。”湯聞博說。

湯聞博具體介紹,廣西減貧專家充分運用脫貧攻堅精准識別經驗,幫助老撾解決“扶持誰”的問題。廣西減貧專家在廣西精准識別入戶調查表的基礎上,結合老撾社情民意,形成涵蓋住房、家電、農機、人均土地、子女教育、家庭勞動力、健康狀況等14大類22項指標的老撾項目區農戶調查表,指導老撾各級項目管理人員開展入戶訪談,建立農戶貧困信息檔案,綜合考慮老撾國定貧困標准,對全部農戶貧困狀況進行分類,在項目政策和活動上對貧困戶和中低收入戶予以傾斜支持。

培養一支高水平的扶貧隊伍來解決“誰來扶”的問題。廣西根據老撾實際情況,對中國援老撾減貧示范合作項目採用中老合作、政府主導的工作模式,建立包括老撾國家、項目省(市)、縣、村的四級項目管理機構,並引入社區管理、採購管理、財務管理、第三方監測評估等理念和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形成適合老撾實際情況的各項管理制度和工具,指導老方各級項目管理人員規范實施項目。

將村庄建設和群眾能力提升相結合,實現可持續發展,從而解決“怎麼扶”的問題。廣西利用我國政府援外項目資金和自治區政府配套資金,在老撾3個項目村,實施以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能力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的減貧合作示范項目,不斷提升老撾項目村自我管理、持續發展的能力。

老撾副總理本通高度評價東亞減貧示范合作技術援助項目。他表示,中國政府不僅在資金上提供支持,還在經驗上、理念上、人才技術培訓上提供支持,希望中老雙方將項目建成典范,帶動周邊村庄發展。這是維護好中老兩國深厚友誼的具體體現。

東盟多國為廣西扶貧經驗點贊

在消除自身貧困的同時,廣西積極開展國際減貧領域交流合作,成為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的窗口,促進廣大發展中國家交流分享減貧經驗。

柬埔寨副首相賀南洪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希望通過更多交流讓包括柬埔寨在內的東盟國家分享廣西減貧經驗,並從中借鑒成功做法。

自2007年以來,廣西作為中國-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在中國的永久舉辦地,先后舉辦了7屆中國-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該論壇被納入《落實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聯合宣言的行動計劃(2016-2020)》,成為具有重要區域影響的國際減貧交流平台,以及擴大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繁榮的一項制度性安排。

廣西還承辦了25期國際減貧經驗研修班,70多個國家600多名減貧官員到廣西學習交流,考察農村電商發展、產業扶貧、文化扶貧、旅游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合作社運營等重點扶貧項目。多個國家的參訓官員來函表示感謝,充分肯定了廣西扶貧經驗對其國家減貧工作的示范和帶動作用。

通過在廣西的實地走訪,緬甸農業、畜牧和灌溉部官員吳贏敏對廣西的減貧工作尤其是農村減貧戰略體系、“整村推進”開發式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有了更深的認識。他表示,會將這些減貧經驗運用到自己國家的發展中,並實行項目試點。

在考察南寧市田野牧歌肉牛產業示范區后,泰國內政部規劃與政策分析員阿圖亞表示,要將“公司+產業+金融+貧困戶”的產業合作模式帶回去,結合泰國的實際推廣應用。

柳州市融安縣的“農民田間學校”培訓模式被印度尼西亞不少鄉村借鑒。印尼農村、落后地區發展和移民部農村地區發展總司總司長蘇利斯約裡尼告訴記者,2019年他們又選派22名村長到廣西學習減貧經驗。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譚衛平這樣評價,廣西積極搭建平台,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特別是東盟國家分享脫貧經驗,開展減貧合作,為加快世界減貧進程作出了突出貢獻。(記者 李湘萍)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