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擦亮“党旗红” 助力香料产业香飘海内外

近日,2025年容县大红八角采摘节火热进行,现场签约不断、观摩踊跃,不少采购商深入林间,当场敲定订单。“光采摘节我就预定了上百万斤,还有很多客户正在谈!”一位收购商兴奋地说。
近年来,容县充分发挥“党旗红”引领作用,推行“建强组织、聚集资源、做优服务”的香料产业发展体系,让八角、肉桂等香料农产品成为“金凤凰”,飞出山村、走向世界,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县种植八角和肉桂35万亩、产量7.7万多吨,产值12亿元,香料产品出口英国、法国、中东、中亚等国家和地区。
2025年广西容县大红八角采摘节活动现场。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建强组织,激发产业发展红色动能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容县采取“主管部门牵头、产业协会带动、链上企业参与”的模式,将服务香料产业发展的职能部门、协会商会、种植加工、电子商务、物流运输、旅游观光等产业链上下游党组织进行统筹管理,推行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要事联商、产业联动的“四联”工作模式,推动香料产业从“单兵作战”向“抱团发展”转变。
按照“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思路,选派党建指导员下沉香料企业指导党建工作,以支部引领企业、以党员示范带动合作社、村民、经济能人等集中发展香料产业,在抓党建中推进香料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县有19个村级党组织获评为自治区星级农村党组织。
“我们村党支部通过‘支部牵头+党员带头+农户参与’方式,整合项目、技术、土地等资源,高标准打造八角母本园和苗圃基地,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了产业发展优势!”石头镇大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旭介绍。在该村党组织引领带动下,全村559户村民共同参与,共种植八角1.6万亩,年产值1.4亿元,人均增收6000多元。
聚集资源,打造香料产业特色品牌
品牌响不响,关键看党建引领强不强。容县发挥香料产业党组织“链上枢纽”作用,统筹整合龙头企业、产业协会、电商服务中心等资源,推动建成集香料展示、文化体验、产品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策划举办八角采摘节、香料品鉴会等特色活动,推动香料产业从“分散经营”向“品牌集群”转变,全面提升“容县香料”地域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针对香料品种改良、标准化生产等技术瓶颈,容县整合农业部门、科研院所及本地“土专家”资源,成立“党员技术攻坚小组”,通过“专家指导+党员示范+农户参与”模式,研究制定八角、肉桂生态种植规范,推广绿色防控、高效烘干等实用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与品质提升。
党员也在产业链上当先锋、作示范。“我作为党员,就得带头干、带头教,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大扭村党员覃海说道。他不仅是种植能手,更主动承担技术推广责任,常年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管护指导,带动乡邻共同扩大种植规模。目前,覃海个人承包八角70亩,其中新嫁接40亩,年收入超过25万元,真正发挥了“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模范作用。
做优服务,助力特色产业远销海内外
香料香不香,还要看市场畅不畅。容县积极推行“党组织牵头、多部门联动、全流程服务”模式,构建县委牵头抓总、商务和农业部门党组织统筹协调、外贸服务专班具体落实的开放协同机制,推动容县香料从“地方特产”向“国际商品”转变。
党组织主动靠前,全力疏通香料出口堵点。依托“容侨服务大联盟”“侨家小苑”等为侨服务平台,组织党员干部成立“香料出海助企先锋团”,建立香料“需求清单”“出口意向清单”“报关清关互助清单”三张清单,为香料企业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务。“我们通过与容县的外贸服务团队合作,海外仓对接和出口手续办理都非常高效顺畅,他们的专业支持让我们的八角、肉桂出口一路畅通!”一位马来西亚香料进口商表示。
容县县委还积极统筹推进华侨公共海外仓建设,打造玉林香料出海桥头堡。2024年,容县特色产品马来西亚展示中心正式揭牌,展示展销八角、肉桂、复合调味料等香料制品,全县累计建成马来西亚、越南、缅甸等面向香料出口的华侨公共海外仓5个,推动八角、肉桂等香料产品出口至中东、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值突破1.7亿元,推动容县香料香飘世界。(梁武安、庞荣辉、刘小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