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市县

富川:“民事快办”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主角

2025年09月11日12:55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富川古城镇桂洪村村民齐心协力修缮道路。富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富川古城镇桂洪村村民齐心协力修缮道路。富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日,在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桂洪村,只见压路机正将昔日泥泞狭窄的村道平整拓宽;村民们齐心协力,将老旧窄桥翻新加固;废弃破旧的学堂也在村干部带头筹款筹劳下,变身成为村民议事和休闲的公共场所。更令人赞叹的是,在村干部自愿出让房屋与土地的带动下,桂洪村建起了首个文化舞台广场……一幅团结和谐、整洁宜居的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走到连心桥,几位村民正在桥头协助修建围墙。“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从去年农历十一月开始,我一有空就来帮忙。”村民黎长玉高兴地说。言谈之中,满是对村干部的认可与对家乡变化的感慨。

这样的变化,正是富川在乡村治理中推行党建引领“民事快办”新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破解乡村建设中“政府干、群众看”、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难题,富川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中,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村级发展大事、基层党建要事、乡风文明好事、影响和谐难事、解难帮困急事,创新推出“民事快办”工作法,搭建起群众“说事、议事、办事”的全链条平台,有效调动农民主体作用,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走出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径。

走过连心桥,修缮一新的古学堂已成为摆放会议桌的“议事厅”。桂洪村党支部书记李荣喜介绍:“我们村是个大村,有1200多人,分属李、黎、诸葛等9个姓氏,过去常面临‘姓氏多议事难、诉求多共识难、矛盾多调解难’的困境。面对不理解的村民,我们组织联络小组‘九顾茅庐’,一边喝油茶一边耐心沟通,最终说服大家。”据了解,桂洪村已筹集资金230余万元,用于村容村貌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文化生活丰富。

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各自然村党组织不搞“大包大揽”,而是通过“小组联络员”分片联系到户,采取入户走访、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依托“油茶夜话”“小组说事”等集体议事平台,引导村民代表围绕产业发展、村庄建设、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等六大方面畅谈想法、提出建议。目前已收集群众身边事3600余件、集体关注事670余件、急需办理重点事254件。

在福利镇毛家村委沙岗村,一条原本狭窄破旧的产业路,在村民齐心自发集资、投工投劳下,仅用15天就拓宽成了长35米、宽8米的“富民路”。

富阳镇山宝村有一处由溪流形成的天然泳池,深受周边群众喜爱,但却伴随卫生脏乱、停车难等问题。涝溪源自然村迅速响应,召集村干部、理事会成员和村民小组长共同研究对策。22名党员主动打开自家庭院,免费提供停车场所,带动43名群众志愿清理公共卫生、引导游客停车。

目前,富川各村(社区)已建立“民事共说、组织快议、分类快办、全程共监”四步闭环机制,全过程接受群众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民事快办”正成为富川激活乡村治理的一把“金钥匙”。充满烟火气的“群众说、集体议、大家办”,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让“群众唱主角”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富川通过党建引领“民事快办”机制累计解决群众议题超3200项,解决率近88.88%,“干群齐心、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正在瑶乡大地处处绽放。(林晓青 朱思嘉)

(责编:许荩文、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