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供电局:全员新型经营责任制改革班组新实践

为贯彻落实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决策部署,深化全员新型责任制,形成“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动力层层激发”的管理机制和“人人肩上责任挑”的奋发有为氛围,充分激活基层班组内生动力,南方电网广西贺州供电局以“积分制”为突破口,创新构建“以贡献定积分、以积分定绩效、以绩效定薪酬”的量化分配体系,推动班组管理模式从“平均主义大锅饭”向“能力竞技赛马场”蜕变。2024年以来,试点班组交出亮眼成绩单:人均效能提升23%,员工收入差距合理拉开至1.5倍,真正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破局重构:“三化”体系筑牢量化分配根基
任务清单化,精准度量工作价值。围绕安全生产、创新创效、工作质量等核心业务维度,该局将班组工作拆解为可量化的专业指标。针对不同类型作业任务,量身定制差异化评分标准:设置“作业风险管控落实情况”“任务完成质量”等刚性考核项,以及“创新创效成果”“项目推进进度”等柔性目标。采用“基础分+激励分”双轨制(基础分保障基本工作要求,激励分拉开贡献差距),确保考核覆盖无死角、评价维度无盲区。
积分数字化,实时彰显员工贡献。依托数字化管理工具,系统实时记录员工工作轨迹:完成一次设备消缺任务积2分,发现重大安全隐患额外奖励3分;参与技术攻关项目则依据贡献度分级赋分,主创人员最高可获10分。系统自动生成个人积分台账,实现员工贡献度一目了然、绩效差距实时可见,让每位员工的付出都有清晰的“数字画像”。
规则透明化,凝聚分配共识合力。建立“三上三下”民主决策机制:制度初稿拟定后,经班组全员三轮深度研讨修订;最终方案公示接受监督,并配套《积分争议申诉流程》。试点期间,根据员工反馈动态调整指标权重6项,实现全员100%认可,确保分配规则公平、公正、公开。
攻坚施策:“三机制”护航改革行稳致远
建立动态调节机制,平衡效率与公平。创新设立“积分蓄水池”,对夜间抢修等阶段性超负荷工作给予1.2倍积分奖励系数;推行“末位帮扶”制度,对连续两个月积分靠后的员工,安排导师“一对一”结对辅导,既打破“躺平”现象,又避免过度竞争“内卷”,营造良性竞争氛围。
建立标杆引领机制,激发团队活力。实施月度“积分之星”评选,获奖员工绩效薪酬上浮;年度积分排名靠前的员工,在评优评先、岗位晋升中优先推荐。2024年以来,已有2名业务骨干通过积分晋升管理岗位,成功激活“鲶鱼效应”,带动全员争先创优。
建立长效反馈机制,推动持续优化。建立季度“积分听证会”制度,广泛收集员工意见建议,动态优化积分算法;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确保改革始终贴合基层实际需求,防止制度执行走样变形。
成效显著:实现从“被动执行”到“主动作为”的三大跨越
效率跃升,生产效能大幅提升。检修班组平均消缺时长从4.2小时压缩至2.5小时,设备故障及时复电率达100%,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创新突破,人才梯队蓬勃发展。根据历史工作与个人能力的关联关系,自主构建“工作-能力匹配预测模型”预测当月任务与员工能力匹配度,实现“人-任务-岗位”精准匹配。2024年以来,4人荣获地市级及以上创新奖项,1人斩获南方电网公司“金数叶奖”,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文化重塑,团队凝聚力显著增强。“抢单”“组队”协作成为班组工作新常态,“师徒积分捆绑制”加速经验传承,新员工培养周期缩短30%。2024年以来,班组新增2名技能专家、3名星级工程师,荣获5项省级荣誉,成功塑造“比学赶超”的奋斗文化。
贺州供电局班组量化分配改革以“积分制”为杠杆,实现组织活力、员工动力与创新潜力的全面释放,为国有企业“全员新型责任制”改革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未来,该局将持续深化“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导向,让每一分努力都能被精准衡量、及时兑现,激发基层员工干事创业的无限热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刘秀丽 钟瑞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