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监督护航“酸杨梅”带来“甜日子”

采摘、装箱、运输……时下,博白县凤山镇的山林里正涌动着勃勃生机,连片的杨梅树上缀满红彤彤的果实,令人垂涎欲滴,农户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大姐,今年杨梅收成怎么样?销路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困难?”日前,博白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村廉情收集员的陪同下,来到凤山镇龙城村竹山脚队,与种植农户面对面交谈,详细了解相关惠民惠农政策落实、职能部门服务保障推动农特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我家种有70多亩杨梅,每亩大概有20多棵杨梅树,每棵杨梅树可以摘300多斤果。现在每天都有大量订单通过快递、货运方式发往南宁、云南、广东等地。”种植户范兰娟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
紫红色的杨梅味道酸甜爽口,是凤山镇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颗“金果”。近年来,凤山镇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立足实际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持续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目前,该镇已建成龙城、峨嵋、武卫等7个村杨梅产业示范区,全镇杨梅种植面积达10000多亩,年产值超2000万元。
该镇纪委监委充分整合农村党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村民代表等一线廉情收集员的监督力量,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对杨梅等特色产业在项目资金管理、产业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全程监督。
“我们通过贯通县、镇、村三级,调动基层监督力量,做实一线监督,把监督‘探头’架到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将监督保障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加强政治监督、维护群众利益的着力点,聚焦产业管理、项目建设、扶持政策落实、干部作风、营商环境等方面开展监督,同步开启“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协调解题”模式,与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开展定期研判、专题会商,摸排产业发展“中梗阻”。综合运用工作提醒、跟踪督办等方式,向相关部门“点题派单”,拧紧产业发展的责任链条,推动解决困扰、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187个。
同时,畅通“线下+线上”的监督渠道,利用村务公示栏和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将村“两委”履职、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特色产业发展等重大事务“晒”在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织密小微权力运行监督网。
如今,满载杨梅的运输车穿梭不息,分拣车间里欢声笑语。这颗“红色宝石”在纪检监察“铁纪”护航下,正绽放出产业振兴的璀璨光芒。(邓抒华 杨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