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要闻

触摸时光刻痕 聆听千年石语

广西唐宋碑拓精品展向公众免费开放

2025年05月01日09:38 |
小字号

观众在“千年石语——广西唐宋碑拓精品展”上拍照。记者宋延康摄

观众在“千年石语——广西唐宋碑拓精品展”上拍照。记者宋延康摄

石刻碑拓,是凝固的文明密码,亦是历史的无声见证。4月30日,“千年石语——广西唐宋碑拓精品展”在广西博物馆8号展厅向公众免费开放。本次展览展出广西唐宋碑拓45件(套),邀观众一同触摸时光的刻痕,聆听石上的千年回响,在笔墨刀痕间,感悟中华文明的深厚与灿烂。展览展期将持续至6月29日。

广西在历史上是历代王朝经略南疆的要地,多民族文化在此交融共生。生长或游历、寓居于此的历代文人墨客,以山为书,以石为页,刻字为文,将广西的历史文化定格于山水之间。这些斑驳的文字,记录着历代王朝治理南疆的风云变幻,见证多民族文化的共生共荣;镌刻着迁客骚人的翰墨风华,传递古代文人的节气与襟怀;承载着山水之间的诗意栖居,再现古人寻幽访胜的雅趣。

石虽不能言,其痕溯千年。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广西石刻有6000件以上,从唐宋至明清,以墓志、碑铭、题记、诗词为载体,记录边疆治理、族群互动、文教传播、军事防御等历史细节,构成一部镌刻于山岩的“文明史”。本次展览精选广西唐宋时期碑拓,通过“边地志——王朝经略与民族交融”“南天魂——名士墨迹与文人风骨”“烟霞铭——胜地游踪与山水寄情”三大篇章,再现唐宋时期广西的政治风云、人文精神和山水情怀。

本次展览策展人高梦然介绍,碑拓虽然只有黑底白字,但重在故事感,观众在看展时可以侧重于展品背后的故事。如宋太宗御题《瑞云》《精忠》,碑刻原立于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真仙岩,为广西历史上最早的皇帝墨迹石刻;范成大《复水月洞铭并序》刻于桂林象鼻山水月洞,主张恢复“水月”洞名,并希望“百世之后尚无改也”;《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碑》是国内现存最早记录壮族社会历史的石刻文献,反映了中原文风对广西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和民族交融。(记者 陈蕾)

来源:南宁晚报

(责编:陈露露、陈丽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