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三江茶乡问农情 共谋茶业振兴路
——广西水电职院创新创业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4月27至29日,广西水电职院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在学院副院长王晓迪教授的带领下,协同精捕云设备企业负责人,前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主要茶叶种植产地开展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三江茶种植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校政企三方协同助力茶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推动当地乡村振兴。
三江县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三江茶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三江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然而,茶叶种植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病虫害防治、气候风险应对以及农药残留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茶产业的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在此背景下,广西水电职院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项目团队联合精捕云设备企业,积极探索科技赋能茶产业的解决方案,助力三江茶业发展。
调研茶园生长。朱毅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研活动也是该团队参加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重要实践环节。大赛旨在鼓励大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和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团队以“以科技之力,筑三江产业新未来”为参赛理念,将三江茶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与大赛的宗旨高度契合。通过此次调研,团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三江茶产业的实际需求,还能为大赛项目提供丰富的实践数据和案例支持,进一步完善参赛方案。
调研团队深入三江县多个主要茶叶种植产地,实地走访了多个茶园,与茶农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茶叶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详细记录了茶园的种植环境、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茶农的防治措施等信息,并采集了相关样本用于后续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还前往三江县农村农业局开展座谈。座谈会上,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三江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强调了病虫害防治和绿色防护的重要性。精捕云设备企业负责人则从技术角度出发,介绍了智能气候平台、光波灭虫技术等创新设备的应用情况及优势。三方就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三江茶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水平、优化种植环境、提高茶叶品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发现三江茶种植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病虫害监测效率低,人工巡检耗时耗力,难以及时发现病虫害早期迹象;二是气候风险难以预测,低温寒潮等不可控因素导致茶叶品质波动,灾害应急响应不足;三是传统农药使用导致土壤退化、茶叶农残超标,而传统灭虫灯的局限性较大,吸引害虫效率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三江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团队结合前期研究和本次调研结果,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利用智巡云捕系统实现空—地协同监测,打破人工巡检效率低、覆盖面小的局限,为茶园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二是通过智能气候平台实现种植环境的精准调控,降低气候风险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三是采用光波灭虫技术,精准诱捕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
本次调研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团队将重点围绕以下方向开展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智巡云捕系统和智能气候平台的功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二是加强与三江县农业农村局和精捕云设备企业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在三江茶产业中的应用和推广;三是开展茶农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茶农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方法,提升茶农的种植水平;四是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推动三江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参加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过程中,团队将充分利用此次调研成果,进一步优化参赛方案。大赛不仅是展示创新项目的平台,更是推动项目落地实施的重要契机。团队希望通过大赛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关注和资源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三江茶产业实现绿色、高效、智能化发展。
通过此次调研和后续项目的实施,团队相信能够真正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理念落到实处,让三江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从田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从茶农手中走向更多消费者的茶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赢。(杨晓玲、潘红、王晓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