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以“三大举措”推动危险化学品工伤预防能力提升 培训常态化长效化

北海市自2022年起实施危险化学品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通过强化政企联动、优化培训机制,以“零负担培训+量身定制课程”破解企业“不想训、不会训”难题,推动工伤预防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变,切实提升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与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常态化、可持续的培训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培训企业员工超1200人次,投入资金65.96万元,实现重点企业、重点岗位、重点人员100%全覆盖轮训,助推北海市危险化学品领域连续3年“零事故”。
资金破冰,服务型政府彰显担当。北海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人社部门强化政策引导,积极争取工伤保险基金支持,连续三年成功申报危险化学品工伤预防培训项目,全额覆盖培训成本,实现企业培训零负担。同时,依托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区域培训中心的教室场地、实训实操设备、生活设施一体化保障,降低了课程外的大额支出,保障培训资金主要用于师资聘请和教材编制,提高培训质量,让企业“看得见收益、算得清成本、找得到价值”。今年2月,广西金海化学有限公司主动向市应急管理局申请开展试生产前岗位安全培训,企业真正做到从“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
名师领航,实战淬炼锻炼安全精兵。组建“权威专家+一线能手”双师制的师资团队,将理论知识和实操实训结合,全方位提升学员安全素养和技能水平。聘请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及高校化工领域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定制开发《安全生产职责和事故管理》《危险作业管理》《应急救援管理与演练》等标准化精品课程。与此同时,选派本地重点危化业务骨干、自治区级技术能手担任实操导师,开展场景化教学,模拟泄漏、火灾等事故场景,组织学员开展特殊作业场景实训、VR应急演练、防护装备实操考核,参训人员技能达标率100%。
按需定制,靶向施教破解企业痛点。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和培训大纲要求,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授课结合的形式,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和不同岗位人员开设班次。同时,加强需求调研,通过开会座谈、上门询问、课堂互动等形式充分听取企业需求和建议,针对性设置培训课程内容和时长。先后开设重大危险源企业、过氧化氢生产和涉氯企业、涉氨企业、试生产企业、危化品在建项目、加油站等7个培训班,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分设班次20个。强化数字化赋能,开发线上培训课堂,上线微课72节,设置在线答疑、学时认证功能,企业员工可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培训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
来源:北海市应急管理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