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用心筑梦沃土 情暖乡村振兴路

——记全州县咸水镇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刘艳

2025年04月14日13:12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在桂北大地的晨雾中,一位身着素色衬衫的女干部,踩着晶莹的露水,穿行于郁郁葱葱的柑橘林间,时而驻足查看,时而与劳作的村民攀谈,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她是全州县咸水镇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刘艳,被村民深情地称为“柑橘书记”。从桂林市农业农村局到乡村振兴一线以来,她用双脚丈量着白竹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心感知着民情冷暖,以非凡的智慧谋划发展蓝图,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着新时代驻村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破冰融情:从“外来户”到“贴心人”

2024年4月,刘艳踏入白竹村便遭遇“信任危机”。“市里来的女干部能懂农村?”面对疑虑和不信任,这位来自桂林市农业农村局的第一书记,却以实际行动迅速转变了角色。

初到村里,刘艳深知信任的建立需从点滴做起。三个月间,她带着工作队员走访了全村脱贫户和310户农户,民情日记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的所需所盼。在脱贫户邓红家,面对因销路不畅而堆积的优质蜂蜜,刘艳没有袖手旁观,而是亲自上阵,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平台一天便售出60斤蜂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带货书记”的担当。

为了帮助村民掌握实用技能,应村民要求,她多次邀请专业团队到村委开设短视频制作培训班,让村民们掌握了直播卖货的新技能。如今,村里的农产品通过直播平台走向全国,村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为打破沟通壁垒,刘艳创新建立“五步工作法”:田间地头察实情、茶余饭后听民声、方言土话唠家常、掌上平台聚民意、联席会议解难题,始终与村民心贴心、面对面。在她的民情地图上,每家每户的产业现状、发展需求一目了然,甚至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也被她悉心标注。

面对村民的诉求,刘艳总是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她不遗余力地向后盾单位桂林市农业农村局争取项目资金、向县农业农村局争取工作支持。在她的不懈努力下,鸟塘冲柑橘产业桥修建、新板山柑橘产业路硬化、白竹塘水沟维修等项目相继落地,董家的环境整治项目顺利启动,余家的药材种植路修复工程正紧锣密鼓地申报中,有效推动了白竹村的发展。

产业赋能:从“单打独斗”到“全链升级”

在白竹村,柑橘产业曾是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但长期以来,“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2024年,随着刘艳的驻村,这一局面开始发生转变。

面对困境,刘艳立即行动,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她邀请广西大学专家开设“田间课堂”,为村民们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将传统种植进行了全面升级。同时,她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为村里企业“桂田源”帮扶车间谋出路、求发展,成功对接了广州、北京、湖北等地客商,2024年联村带村为农户销售加工柑橘8000万斤;她还亲自上阵,化身“乡村CEO”,带着鑫计米业的长生稻羊脂香米南下深圳,与腾讯市集、本来生活集团等知名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实现了产销两旺。

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白竹村构建起了“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借助全县驻村第一书记联盟,通过农产品展销会、直播带货、后盾单位帮扶等方式,拓展社会销售链、构建后盾单位消费群,让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2024年,全村柑橘销量突破1200万斤,产值达1500万元,带动76户脱贫户户均增收2.3万元。

如今的白竹村,柑橘产业已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全链升级”的华丽蜕变。望着满载柑橘的冷链车驶出白竹村,种植大户老邓感慨:“多亏了刘书记,我们的柑橘才能走进大城市的精品超市。”

数字治理: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建设”

在刘艳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两本特殊的台账:一本记录着“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的积分数据,另一本记载着村民的“微心愿”。她将数字化治理与乡土智慧深度结合,以数字化治理为突破口,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

坚持用好“爱心超市”积分制度,设定义务劳动1小时加1分、调解纠纷1次加4至20分、参加技术培训1次加20分、孩子获奖升学加5至20分等积分项目。村民用积分兑换的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共建家园的荣誉感。事务管理平台注册村民达604人,始终保持五星评级,收集到建议200余条,成功解决了路灯维修、水渠疏通等12件民生问题。

数字化治理体系让在外务工的村民也能随时参与乡村建设,他们通过平台连线驻村干部、村支书,建言献策、反映诉求,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回复。刘艳自豪地说:“这就是我们给村民建立的一个线上的党群服务中心,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能随时找到党组织,参与共建共治。”

文化铸魂:从“富口袋”到“富脑袋”

刘艳深知,乡村振兴既要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更要让他们的脑袋富起来。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她着力打造了农家书屋这一文化阵地,充实农村实用技术、孩子们喜欢的漫画书等600余本,使农家书屋成了村民农闲时的好去处。她经常组织孩子们开展“童心向党快乐成长”读书分享会,为他们送上小礼物,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尊老爱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艳在村里大力弘扬这一传统。她发现村里的老人多才多艺,便在重阳节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重阳敬老宴,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这一天,老人们展示才艺、谈笑风生,享受着节日的欢乐,掌声和欢声笑语不断。她带头募捐敬老红包,并从村集体资金里拿出2万余元,走访慰问了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46人、困难党员6人。她说:“看到村里的老人们生活幸福,能安享晚年,我也感到很开心。”

当下的白竹村,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温情。村文化广场,是村民们欢聚的舞台,各种健身器材让村民们有了自己的健身房。村规民约被谱成山歌,在柑橘林间传唱,成为白竹村独特的文化符号。

刘艳的驻村事迹,不仅让白竹村的经济得到了发展,更让村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铸魂”的深刻内涵,让白竹村从“富口袋”迈向了“富脑袋”的新阶段。

展望未来,刘艳满怀憧憬。她计划借助全县驻村第一书记联盟,为白竹村搭建一个直播带货平台,大力推广村民的优质柑橘和农产品。同时,依托白竹村的地理优势,探索产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养生”的四季皆宜的旅游产业链。在她的规划蓝图中,智慧果园、研学基地等新业态熠熠生辉,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乡村图景正逐步变为现实。(蒋秀芳 唐广龙)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