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靖西: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年03月25日10:45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靖西市立足区位和生态优势以及深厚的壮族文化底蕴,深挖特色,打造多元融合业态,探索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之路,形成了以旅兴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建好基础设施,提升旅游“颜值”。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谋划构建“一城一园五区”空间布局。通过串联景区、乡村和交通节点,形成“快进慢游”的立体网络。实施“旅游畅通工程”,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打造化峒镇八德村、湖润镇新灵村等特色村屯,推动古龙山通灵大峡谷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依托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融入桂西南共同旅游圈,构建中越边关风情旅游带。随着中国龙邦—越南茶岭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后,以龙邦口岸为核心,大力发展边关红色旅游,实现旅游与边境贸易融合发展,2024年旅检通道出入境人数达14.48万余人次。依托粤桂协作帮扶机制,规划建设横跨五镇八村的“山水边城·锦绣靖西”粤桂协作乡村特色带,开发“靖西市粤桂协作边境乡村漫游路线”,新建旅游集散中心“感集”边关不夜城项目、鹅泉-旧州漂流带、金龙服务区和骑行道,持续推动东盟印象商业街一期建设。计划在旧州东山、爱布瀑布、十九渡桥、鹅泉旧州漂流带、渠洋坡谷等附近区域用于建设旅游民宿项目用地,并建成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实现“一部手机游靖西”。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4A景区6家、3A景区3家、四星级旅游饭店2家、三星级旅游饭店3家 ,民宿和农家乐约360家,从业人员上千人。2024年,靖西新增主题民宿、文创商店等业态200余家,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育计划”,累计培训民宿管家、导游等专业人才5000余人次。

传统文化赋能,提升融合“气值”。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该市深挖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重,将非遗技艺、节庆活动与旅游体验深度绑定,走出了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特色路径。以市、乡、村、屯为终端的“三级”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基本建成,完善靖西市壮族博物馆等城区文化阵地,建成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举办“三月三”、端午药市、春节民俗巡游、七夕绣球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办好东盟体育赛事、靖西边境国际马拉松比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赛事活动,赛道途经靖西国家湿地公园、旧州古镇、鹅泉景区等自然景观、人文古迹以及特色古镇、村落,让国际友人一路领略边陲自然风光和浓郁壮乡风情,促进文化、体育、旅游的深度融合,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靖西山水风景、边关风情、边城风貌,有效提升靖西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导锦绣古镇、小城故事、旧州、鹅泉等景区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培育壮锦厂、绣蕴纺等非遗形象体验店,提升项目文化品位和吸引力。靖西还通过“地名+旅游资源”“地名+地理标志”,利用区域地名文化遗产 “古镇、特色小镇、传统村落”等认定成果,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将历史悠久、民俗突出、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乡村地名纳入保护范围,守护好乡愁记忆。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数字乡村,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挖掘地名文化产品,活用、巧用地名来历含义、沿革、地名故事,探索“地名+旅游休闲”“地名+历史文化”,推动乡村地名文化数字化、形象化,推动地名与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在旧州古镇,“靖西绣球”成为文旅融合的经典案例。古镇内设有绣球工坊,游客可跟随传承人学习刺绣技艺,亲手制作寓意吉祥的绣球;每逢“三月三”歌圩节,古镇还会举办抛绣球活动,吸引海内外游客参与。此外,靖西创新推出“民俗+”沉浸式旅游产品。例如,湖润镇壮族“侬垌节”文化盛宴;安德镇、同德乡通过复原古法造纸技艺,开发了“一张纸的前世今生”研学课程。这些文化创意产业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特色产品助力,提升品牌“价值”。靖西搭上“粤桂协作机制”的快车,依托当地优质特色产业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潜力。深化“圳品”认证体系,树立“圳品”品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创建如“桂糯”“大果山楂”等供深基地,认定沃柑为“圳品”并挂牌“深圳农场”,成功申报“广西桂西北山地稻鱼复合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南坡乡底定村稻鱼注册“婻波鱼”商标并获得相关认证,从生产源头到市场流通各环节,确保产品品质稳定一致,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升产品品牌公信力以及在高端市场的认可度。同时,搭建线上平台,借助“圳帮扶”以及拼多多、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宣传靖西特色产品品牌。打破地域限制,扩大市场覆盖范围。线下在“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内建设“靖西市乡村振兴消费帮扶湾区运营中心产地共享仓”,集中展示和销售靖西地域特色突出的农产品品牌。

通过融合多元产业,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深圳旅行社协会签订靖西边关山水游合作框架协议,实现旅游产品联合开发、旅游路线串联、旅游资源共享,共同推广“农文旅”融合品牌,扩大旅游市场。据了解,2024年,全市旅游总人数1005.7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1.39%;旅游总收入达107.93亿元,同比增长11.16%。(何彪、骆俐羽)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