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工务段“人防+技防”下好防汛“先手棋”

连日来,南宁工务段紧扣2025年安全度汛目标,按照“分格明责、按需布防、动态升级”管理模式,构建“人防夯基础+技防提效能”的双防协同体系。全面抓好汛前防洪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力提强设备抗洪能力,筑牢防洪安全防线。
逐级压实防洪责任,强化“人防”效能。南宁工务段以288个网格为单元,推进防洪精细化管理,建立“横向清晰、纵向到底”分级防控体系,实施分区分级动态防控。将铁路沿线划分为“常态网格”与“加密网格”,采用“登乘机车巡查+地面巡查巡守+地面以守代巡”相结合模式,做好线路两侧周边风险项点巡查看守。段防洪办编制网格明细表、风险卡空表、“一格一案”及布置图,明确巡查路径、风险标识和应急处置流程;每轮降雨后,全面复盘网格化管理成效,针对问题补强措施,固化成功经验,优化职责分工和流程标准,持续提升防洪管理效能。
掌控外部环境变化,把握防洪防汛主动权。南宁工务段充分利用卫星地图、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结合竣工资料查勘、专家现场会诊等方式,对7处防洪预抢工程及路外环境变化处所常态化开展防洪隐患排查,重点分析沿线汇水区域、排水路径和周边环境影响,完成防洪重点地段VR制作96处,安排专人进行可视化比对分析设备变化、病害发展情况,对不良地段逐项制定整治及防控措施,提高排查质效。针对市政建设、修建便道、砍伐耕种等人为活动带来的影响,全面调查铁路上游水库、湖泊、塘坝等运用状态,签订水库配合协议8份。
补强防洪基础设施,提强设备抗洪能力。南宁工务段持续完善排水系统、修建检查通道、清理边坡植被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搜山扫石工作,加强高陡边坡及崩塌落石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安全风险评估,按轻重缓急进行综合性治理,对检查发现的水害隐患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处所,及早安排水害抢修进行整治。
下一步,南宁工务段还将持续加强基础管理、提升防洪设备质量、推进科技防洪运用、做好防洪应急备品储备等工作,常态化抓好防洪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陈旧挡墙护坡处置、危岩落石处置等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应急抢修能力,从源头上管控防洪风险,及时消除防洪安全隐患,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动脉的畅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宋彤波)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