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学用“千万工程”绘就芒乡新图景系列报道(六)

践行“千万工程” 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田东县思林镇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纪实

2025年01月22日09:50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田东县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契机,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通过县级推动、镇村联动、全民发动、示范带动、常态行动等“五动”结合,走出一条“统筹、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新路径,乡村呈现出一派和美新气象。田东县推出《学用“千万工程”绘就芒乡新图景系列报道》,记录“千万工程”经验在芒乡大地的新实践,展示各乡镇党群同心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田东县思林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本地实际,以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建设,奏响了一曲激昂的乡村振兴奋进之歌。

规划引领,吹响振兴冲锋号

思林镇依据自身地理特点,确立了“河谷成线、南北成点”的发展思路,以坛乐村为示范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四个提升村,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以“千万工程”为引领的乡村振兴热潮。一时间,选赞村那省屯、坛乐村那六屯、双燕村龙管屯、丰马村龙兰屯等一批示范村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全镇乡村发展的亮丽名片,引领着全镇迈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通屯道路新貌。思林镇人民政府供图

通屯道路新貌。思林镇人民政府供图

净美乡村,人居环境展新颜

走进那都村坡林屯,干净平整的道路映入眼帘,路旁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谈天说地,一幅祥和美好的乡村生活图景徐徐展开。谁能想到,曾经这里道路破损、垃圾乱堆乱放。那都村党支部书记凌建华介绍:“为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多方筹措资金,通过爱心企业捐助、村民自筹、村集体经济收入等多种方式,完成了村内4000多平方米道路硬化,建设1250多米屯口安全护栏,清理60多处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垃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思林镇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分类指导、因村施策,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建立起政府投入、社会捐助与群众投入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2024年,全镇投入资金178.4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超4500人次,建设10余个村屯,完成排水排污建设10740米、屯内硬化超20000平方米。组织开展“三清三拆”“六边”等村容村貌整治行动280余次,市场集中大整治20余次,清除建筑垃圾超1500吨,清理乱堆乱放1100余处,拆除广告牌95处。“按照‘保持现状一批、清拆整治一批、局部改造一批、加固修缮一批’的方式推进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思林镇党委副书记黄辰宇说,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生态微景观200多处,让乡村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航拍坛乐村金桔基地。思林镇人民政府供图

航拍坛乐村金桔基地。思林镇人民政府供图

特色领航,产业兴旺促增收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思林镇立足全域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各村产业特色,大力发展芒果、甘蔗、秋冬菜等特色种植产业以及禽类、生猪养殖产业。依托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广西春盛纸业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村村联营、村企合作、联农带农”模式,强化产业与农户的紧密联系。这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55.75万元,还促进了农民增收,提供了2534个就业岗位。

此外,思林镇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成功打造3个庭院经济示范村,161户农户积极参与,小小的庭院成了增收的新阵地。通过一系列产业发展举措,思林镇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产业兴旺之路。

文化铸魂,点亮乡村振兴梦

思林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坛乐村远街屯曾是宋代上林土县土司衙门所在地。为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思林镇积极争取革命老区项目资金350万元,在屯内修建文化长廊、嘹歌对歌台、文化广场以及环岛步道等设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为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并代代相传,思林镇升级打造真良村、广养村、兰芳村3个百色起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并联合县文旅局推出“红带蓝带绿”乡村一日游活动,吸引了众多党员干部群众及青少年前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文化。

“田东仰岩歌圩”是广西壮族嘹歌文化的一张非遗名片,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田东·思林仰岩歌圩节”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举行,歌台林立、嘹歌悠扬,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共享文化盛宴。同时,思林镇通过开展“思林先锋”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十佳村级党组织”“乡村振兴先锋屯”“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

选赞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一道修缮乡村基层设施。思林镇人民政府供图

选赞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一道修缮乡村基层设施。思林镇人民政府供图

丰马村群众投工投劳开展乡村建设。思林镇人民政府供图

丰马村群众投工投劳开展乡村建设。思林镇人民政府供图

治理有力,共建和谐新家园

在丰马村龙兰屯,一面面镶嵌着老物件的美化墙成为村庄独特的风景。这一成果得益于政府支持、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共建模式。丰马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海超介绍:“建设前,村民代表到兄弟乡镇观摩学习,确定适合本村的建设方案;建设中,政府提供红砖,党员干部带头,村民投工投劳,在外工作的村民也纷纷捐资助建,大家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

思林镇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实现政府、村“两委”、村民三方协同共治。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各村屯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乡村建设呈现出崭新风貌。

如今,思林镇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活力迸发,治理成效显著。站在新的起点上,思林镇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迈进。(刘文羽、黄晖晖)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