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点三度”模式 提升清廉建设质效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提质增效工作综述
近年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根据自治区、南宁市关于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2024-2026年)的部署安排,紧紧围绕“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行风清明”的工作目标,以提升清廉医院建设“饱满度、颗粒度、辨识度”为重点,扎实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全面提质增效,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让百年老院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023年3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被评为自治区清廉医院建设医疗优质服务类示范单位。
患者驻足观看“无红包医院”创建活动宣传海报。黄森南摄
找准“发力点” 提升党建引领最大“饱满度”
如今,走进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区,到处洋溢着昂扬奋发的“红色气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有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门诊大楼走廊一侧庄重大气的党建文化长廊让人眼前一亮,为医院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位于二楼的党史院史馆里,一幅幅照片、一篇篇文章翔实地展示了医院自诞生以来的奋斗历程,展现了党建引领新风貌,体现了医务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找准组织保障、制度建设、监督考核“三个发力点”,团结带领全院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在清廉医院建设中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
组织保障“壮骨”。成立清廉医院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围绕《清廉广西建设责任清单》,抓好医院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督责任、牵头科室主抓责任、责任科室落实责任、“三合一”工作专班统抓责任等“七个责任”的贯彻执行。同时印发《清廉医院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围绕党的政治建设、加强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医德治理效能、加强医药领域综合监管等4个方面,制定17项主要任务,做到任务明、责任清、措施实。
制度建设“强筋”。建立清廉医院建设综合监督机制,融合审计、纠风等手段,推动各项监督一体联动。建立党支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完善党支部绩效考核“月查季评”机制。出台医院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实施办法,建立“三色”廉情预警机制,建立科级干部廉政档案。建立行风建设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办法,建立收受“红包”回扣处理制度等制度机制,将清廉医院建设与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
监督考核“通脉”。构建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1+6”大监督体系。推行清廉医院建设网格化管理,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构建纪委委员(含专职纪检干部)-党支部纪检委员-科室廉情网格监督员“三道防线”。同时制定职能部门“监督联络员”工作晾晒单、党支部“纪检委员”日常监督提示单、科室“廉情网格监督员”工作提示单,动态收集医院在清廉建设、医疗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监督清单”,并把清廉医院建设情况纳入各党支部“月查季评”指标体系。
抓实“关键点” 细化风险防控最小“颗粒度”
近年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响应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号召,积极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出33项便民举措,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抓住风险排查、纠建并举、医疗服务“三个关键点”,把建设清廉医院与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及抓好医院重点工作有机融合、贯通推进。
风险排查“常态化”。聚焦医疗机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廉洁风险防控常态化排查机制,采取“自己查、相互找、领导点、组织评”等方式,在个人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与工作环节风险、外部环境风险等4个方面全面排查,特别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工作制度进行梳理,排查廉洁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做出廉洁风险评价。2024年共排查不合理课酬、红包回扣、礼品礼金、外出培训学习等廉洁风险点14个,制定相应防控措施21项。
纠建并举“长效化”。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把严惩医商勾连的腐败问题作为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先后深入推进纠治医疗卫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行动、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性系统性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充分运用绩效考核、大数据监管等手段,对查实的违规违纪违法人员严肃处理,并形成闭环管理。2023年以来,共修订内控流程236个,完善招标采购等内部管理长效机制30余项,新建规章制度16项。
医疗服务“优质化”。持续落实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深入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通过开展院领导“我当一天患者”模拟体验门诊就医活动、建设“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出院患者床旁结算、增设中医儿科、开设周末门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33项便民举措,有效增进医患沟通,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抵制行业不正之风,规范廉洁从业行为。2023年至2024年12月,全院收到患方赠送锦旗861面、感谢信478封。
擦亮“创新点” 凸显清廉建设最优“辨识度”
2024年12月25日上午,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桃源院区大会议室里,正举办一场廉政教育的盛宴——全区卫健系统“医路清风·医心向廉”沉浸式廉政教育舞台剧比赛(决赛)。从全区报名参赛的54部视频作品中严格筛选出的15个节目参加现场角逐。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参赛的反腐情景剧《温水煮青蛙》,以其独特视角、深刻内涵和精湛表演荣获三等奖,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展现了廉洁文化“润物无声”的魅力,激发了广大医务人员对清廉医院建设的深度思考。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擦亮榜样示范、纪法教育、廉洁文化“三个创新点”,聚焦重点对象,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平台载体,积极营造清廉建设活动氛围,用清廉文化涵养良好医德医风。
榜样示范“引廉”。通过培养和选树表现突出、事迹感人、群众认可的先进典型,讲好勤廉故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传递清廉榜样力量,引导全院党员、干部职工见贤思齐,充盈清廉文化氛围。原副院长韦球2021年被评为“广西勤廉先进个人”,尹家瑜家庭获评2022年南宁市“最美清廉家庭”,12个科室被评为医院2022-2023年度“清廉科室”,审计科科长赵琛荣获2020-2022年度全国及广西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表彰。
纪法教育“促廉”。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通过开展医药代表廉洁警示教育暨集中接待日活动、召开药械供应商廉洁购销集体约谈会、与供应商签订药械廉洁购销“双向”承诺书等方式,建立健康、公开、透明的药械购销合作关系。2024年12月,医院纪委在廉政教育特色品牌“纪法微课堂”中,利用AI技术生成虚拟女主播“莲莲”,开启虚拟主播诵读纪法知识的新模式,实现文字、语音、影像三维叠加的学习效果。
廉洁文化“润廉”。举办以“家院共建·家庭助廉”为主题的廉洁作品征集活动,在医院微信公众号推出3期“线上展厅”,选展职工廉洁文化作品29件,推动廉洁文化广泛传播。将廉洁题材融入文化艺术创作当中,先后编印廉洁书籍2本、制作动画微电影1部、创作廉洁情景剧2部、清廉快板书1部,让党员干部“于无声处”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还通过互联网上线“清廉医院”微信表情包共26个清廉表情,设计清廉卡通人物“青医生”“莲护士”并成为健康科普特色IP,制作电脑廉洁屏保6幅、“无红包医院”宣传海报10幅、清廉监督提示台座100张,持续发挥廉洁文化教育、引导、激励、浸润和约束的功能,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厚植廉洁文化沃土,让廉洁文化在医院生根发芽、根深叶茂。(梁爱梅 蒋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