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后盾单位展担当  “头雁+能人”促振兴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赋能定点帮扶县产业发展

2024年10月30日09:04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充分发挥定点帮扶后盾单位作用,依托行业部门职能优势,深入实施“一村一头雁,一屯一能人”计划,为天等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人才引擎。目前,该县培育发展有种植、养殖、劳务等多个领域的头雁、能人362名,覆盖全县13个乡镇125个村(社区),推动了肉牛、水稻、水果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带动2.7万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突出高位统筹,锻造队伍强支撑。一是谋定目标明思路。结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牵头实施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和“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将“一村一头雁,一屯一能人”计划列为定点帮扶天等县重点目标任务,力争为每个定点帮扶村培育至少1名国家级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和1名致富能人。截至目前,11个定点帮扶村已培育国家级“头雁”15名、致富能人64名,初步形成了培育一人带动一片的发展格局。二是选精派强引方向。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坚持按照“专业对口、经历匹配”原则,深入调研分析定点帮扶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精准选派15名年轻干部到天等县开展驻村帮扶,让乡村振兴最紧缺、最急需、最适宜的人才资源向乡村一线汇聚。天等县也择优选派了68名涉农专业干部担任驻村干部,利用驻村干部“桥梁”作用充分调动选派干部所在单位资源力量,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发挥帮扶最大效能。三是上下联动夯基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建立定期下沉、动态联系帮扶制度,厅主要领导每年至少调研指导3个定点帮扶村,每季度至少有1名厅班子成员到村调研、协调解决问题。通过深入一线调研“把脉问诊”,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难题10多件次。天等县将实施“头雁+能人”计划纳入全县驻村帮扶工作重要内容,推动分管联系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开展实地专题调研15场次,帮助解决产业、人才培育等有关问题6个。

注重用足资源,做优环境提能力。一是抓实技能提升。开展“拜行家、宣政策、物人选、育能人”活动,多方引、精心选,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驻村干部结合村屯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后盾单位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通过开设“田间实战课堂”,组织专业骨干到田间地头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带领产业人才“上手学”,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二是抓实联培共育。组织自治区农业农村系统73个党支部与11个定点帮扶村党组织开展联建共建,推动党员干部下沉村屯开展农技培训、政策宣讲等活动,及时解决群众种植、养殖方面难题20余个。整合培训资源,安排44名产业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待业大学毕业生参加自治区青年农场主和农业经理人培训班,为乡村发展培育储备更多产业人才。三是抓实产业配套。紧密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肉牛养殖饲料需求,创新实施“秸秆青储变肉”工程,建立秸秆收储、加工、销售社会化服务机制,探索培养“职业收草人”26名,打造秸秆回收再利用示范基地2家,去年以来累计收购秸秆近30万吨,产值超1.2亿元,帮助农民群众直接增收超6000万元。强化资金支持保障,推动银行落实助农贷款2067.85万元,有效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设备不足等难题。

聚焦抱团发展,发挥作用促振兴。一是组建产业链党建联盟。充分发挥驻村队伍“内引外联”作用,以驻村工作队为枢纽,牵头整合产业链上党员力量,有效实现驻村工作队、村级党组织、股份经济联合社、头雁能人多方共建,辐射带动4000余户农户参与种养,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以扩大数量、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为目标,集聚肉牛产业能人抱团发展,推动全县肉牛存栏从2023年初的12.08万头增加至13.91万头,存栏量居崇左第一、全区第三。二是培育县域名特优品牌。积极推动建成广西第4家肉牛屠宰场,引进牛肉加工企业制作牛肉干、牛肉丸等产品,打造“天等黄牛”“天等椒香牛”等优质品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牌支撑。三是拓宽营销渠道助农增收。充分发挥驻村干部“领头雁”作用,整合35名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组建电商销售团队,在电商平台开设农特产品商铺,与天等县天鸿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展电商业务,通过“直播+短视频+展销”新零售模式,线上线下帮扶群众销售桂花梨、百香果、红薯等农特产品130万多斤,销售额近300万元,进一步破解特色农产品销路难题。(黄树丛、农世繁、赵标)

(责编:伍迁、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