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凤山县探索“党建+网格+数字化”模式 提升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效能

2024年03月21日11:40 |
小字号

近年来,凤山县聚焦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后半篇”文章,积极探索“党建+网格+数字化”治理模式,不断建强治理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数字赋能,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为易地搬迁社区群众提供精细、快速、完整的服务,推动党建引领易地搬迁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健全组织体系,构建社区治理大格局。建立县委主要领导包街道、县处级领导包易地搬迁安置社区责任机制。依托易地搬迁社区集中安置在县城区位优势,把22个县直单位党支部和326名在职党员纳入社区网格治理中,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县直单位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党员先锋岗”组织链条。按照社区、楼栋、搬迁户将三个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划分为3个一级网格、65个二级网格、2594个三级网格,在网格中实施社区党支部联合县直单位包社区,街道干部、社区“两委”干部联合党员楼栋长包楼栋,在职党员干部联合社区党员包住户“三联三包”责任,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网格服务体系。

创新服务模式,开辟社区治理新路径。深化“农事城办”服务机制,为搬迁居民“量身定制”提供就业、教育、卫生等12个方面48个服务清单,着力解决搬迁居民办事“两头跑”难题。以政务服务窗口人员、社区干部、在职党员干部和社区党员为基础,成立“坐班服务队”“流动服务队”和“线上服务队”3支服务队,通过窗口服务、上门服务、线上服务为居民提供“24小时”服务,及时有效处理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900余件。设立“有事好商量”“亲邻议事会”等协商议事平台,不定期组织社区“两委”、居民代表、党员代表、楼栋长等群体召开议事协商会议,先后解决社区停车规划、充电桩规划、垃圾处理等影响社区高质量发展问题26件。

强化数字赋能,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推行社区智能化建设,安装广播系统、智能充电桩、车辆识别系统、公安局联网监控系统、“一键式”报警系统,全方位监控社区治安动态,推动社区治理更加智能、高效。积极探索“智慧广电+就业帮扶管理”模式,由“智慧乡村”APP整合“龙凤就业+”和零工市场企业招聘信息,根据求职者需求,提供精准推荐服务,促进居民就业。目前,推送就业岗位67期,推送就业岗位11243个,帮助5358名易地搬迁群众实现就业。依托“村级服务平台”,用好“居民说事”“积分制”“党群服务日记”等功能板块,拓宽居民反映问题、建言献策渠道,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推动构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目前,通过“村级服务平台”收集居民意见建议200余条,办结156条,解决各类诉求、矛盾100余件。(罗彩胜、吴金容)

来源:凤山县委组织部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