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身边榜样:传家风 做表率 争创清廉家庭

去年以来,玉林市玉州区创新推行“理论联学、阵地联用、格联管、分类联导、服务联动、活动联办”的“六联助廉”模式,深入挖掘本土家风家训文化资源、优良清廉家风故事,持续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领全区党员干部和家属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为清廉家庭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在玉州区,有一个幸福有活力又清正廉洁的党员家庭,丈夫朱汝春是区委组织部的一名组工干部,妻子吴剑锋是党史办的工作人员,一家人在工作生活中勤廉拼搏、互帮互助、争做表率,形成廉洁奉公、勤俭持家的和谐家庭氛围,树立了良好榜样。
朱汝春一家三口参加玉州区清廉家风巡讲活动(北辰社区专场)活动并分享清廉家庭故事。
清正自律 传承家风
良好的家风源于传承。朱汝春的爷爷、外公、父亲都是党员。父亲常叮咛“公家的东西,哪怕一颗钉子都不能要”。 夫妻俩谨记老人嘱咐,传承发扬父辈好家风,制定了新的家规家训,教导小孩努力拼搏、清白做人。
在工作单位,朱汝春夫妻俩多次在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发展对象等培训班上,宣讲党的理论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清廉家风故事20多场次,辐射影响3200多人。
在家庭,夫妻俩非常注重家风家教建设,言传身教,遵规守纪,崇廉拒腐,以清正家风引导后辈成长,经常给孩子们讲共产党员奋斗的故事,一起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爱国爱党爱家的意识逐步扎根在孩子们心中。夫妻俩还经常向邻里邻居、亲朋好友宣传和倡导清廉家庭新风,赢得不少好评。
朱汝春在玉州区“树清廉家风 创最美家庭”主题宣讲活动中分享清廉家风故事。
勤学善思 爱岗敬业
“勤学善思,爱岗敬业”是同事们对朱汝春的评价。工作以来,他从教师到政府干部,先后在7个单位工作,经历11次换岗,先后从事机关、教育、卫健、国企、两新等多个领域的党建工作。工作常新,通过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便是他常态化做的事情。
去年,妻子吴剑锋从城市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转变为一名党史工作的“新人”。从“啃文件”“啃年鉴”入手,她一个个文件研究,一本本年鉴细细地月度分析,积极向前辈同行请教,快速熟悉工作,力求高标准完成工作。
在机关单位材料撰写是件累人的工作,多年来这对“材料夫妻档”凭着高度的责任心,认真撰写完成综合材料、调研报告300余篇,发表省级以上论文8篇、宣传稿件2000余篇。朱汝春曾获评《广西日报》优秀通讯员、“玉林日报十佳通讯员”等市级以上荣誉26项。吴剑锋先后获评为工作先进个人2次,连续三年年度考核获评为优秀。
朱汝春在广恩村文化广场作为主讲人分享红色清廉家风故事。
担当作为 守正创新
近年来,玉州区存在示范点多,解说员少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朱汝春主动带头担起4个示范点的解说工作,并积极当起“解说师傅”,带培出了10多名后备解说员。
在社区“两委”换届年,作为换届工作指导组的成员,朱汝春在读懂弄通上级文件精神,深入社区认真开展调研工作,仔细倾听社区换届工作者反馈的问题,想方设法找对策解难题,为顺利推进27个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贡献积极力量。
在创新攻坚工作中,朱汝春总带头冲在前,先后参与了城市党建“党旗领航+小区微治理”、卫健党建“三亮三评”“党建+科研”、教育党建“135工程”等20多个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和街道体制机制改革等重要工作中,亮点频出、成效甚佳。
崇德向善 乐于助人
为了帮助身患白血病的小燕婷和秦万友,朱汝春夫妻俩充分运用经常联系媒体工作的优势,成功筹集公益金20多万元,为2个家庭带去希望。他们还经常组织家乡村友,带头募捐,支持家乡乡村振兴建设、村党组织阵地建设等事业。
夫妻俩通过大学校友的帮忙,联系到了小白兔爱心俱乐部,连续三年为博白县的偏远山村——龙山坡的一百多名留守儿童免费举办“暑期班”,带领“小候鸟”们认知大山外的世界。
朱汝春一家在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了新时代共产党员家庭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诠释了“清廉家庭”的良好精神风貌。(段山丹、黄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