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引玉商 建家乡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着力打造“玉商回归”热土

2023年12月04日12:09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工人们或在搬运钢管,或在捆扎钢筋,或在搅拌沙灰……工地上到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离他们不远处,多台挖掘机正忙着对土方进行清理,这是在广西玉林市玉商回归产业园——福绵智能家电、灯饰制造分园项目地的建设情景。

“我们现在是三班倒,24小时开工。预计今年12月底前第一栋、第二栋厂房封顶,明年3月一期第一批入驻企业进行试产。”入园玉商企业广西汉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汉光如是说。据悉,玉林市玉商回归产业园——福绵智能家电、灯饰制造分园计划总投资11亿元,总占地面积约200亩,预建设标准厂房19万平方米。

目前,广西玉林市福绵区共规划建设玉林市玉商回归产业园——福绵智能家电、灯饰制造分园,福绵区玉商回归智能制造创业产业园,玉商纺织服装产业小微园等玉商回归产业分园3个。今年10月24日上午,玉林市玉商回归产业园——福绵智能家电、灯饰制造分园项目在福绵区沙田镇举行开工仪式,玉商回归产业园福绵分园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再一次传递出福绵坚定不移扩大招商引资,满腔热忱欢迎“燕归巢”的强烈信号。

自玉林市委、市政府发出玉商回归总动员令来,福绵区把玉商回归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着力打造“玉商回归”热土,通过一系列有力政策和优质服务支持玉商投资创业,展示出强大韧劲和巨大潜力,吸引着玉商、福商“常回家看看”“在家乡发展”。

优化环境“筑巢引凤”

“之前也有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到我们公司做投资推介,承诺给我们落实厂房土地等投资条件,但最后都没落实到位。这次回到福绵,厂房土地从申请到批复,只用了45天时间。”林汉光介绍,他一直在广东从事小家电生产行业,今年通过玉商回归举措回到了福绵区投资办厂。

“政府给予我们‘保姆式’‘妈妈式’贴心服务,在开工建设的过程中,从项目立项、开工建设等各个环节,福绵区委、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主动上门服务,不定期到企业走访,了解项目建设的难题,有问必答,对于能现场解决的马上帮助解决,不仅提振了我们回归的信心,让我们更安心地在福绵投资生产,也为我们在玉商回归行动中投资项目的长久稳定发展吃下‘定心丸’。”林汉光说。

“我们项目从申报、规划、落地、开工等各个节点,都有福绵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实时跟进、提供服务,一系列的惠企政策让我们‘轻装上阵’,这都是项目能够顺利开工的根本保证。”在玉商回归项目、广西正柴数字化柴油发电动力系统建设项目开工仪式上,项目总经理黄卫泰说道。

在推动玉商回归工作中,福绵区各级各部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全方位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推进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同时,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妈妈式”“保姆式”服务,减少玉商福商回归创业的后顾之忧,以最大诚意、最好环境、最优政策服务玉商福商回归和发展。

招商引资“花开蝶舞”

今年8月2日,在玉林市粤港澳大湾区招商推介会上,福绵区与玉林籍企业家开办的广东省正柴发电机组制造有限公司签约柴油发电机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6亿元,目前土地已平整,准备进场施工。

11月3日,在玉林市对接京津冀(北京)招商推介会上,福绵区与玉林籍企业家开办的北京百恒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签订福绵区玉商回归智能制造创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正在办理项目公司注册、项目规划设计、工程规划许可申报等前期筹备工作。

……

当前,福绵区全面推进玉商招商引资工作,建立了福绵籍在外经商知名企业家信息库,目前在库的企业家90人。今年6月以来,该区紧紧抓住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招商的机会,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商业展会,主动出击拜访在外玉商企业,进一步宣传、推介玉林、福绵,高位推进玉商回归工作。

同时,福绵区充分发挥商会作用,不断织密与玉商的乡情网,积极对接玉商及商会,扩大招商“朋友圈”。8月28日,在沙田镇举办福绵区沙田商会一届二次全会暨“玉商”回归招商引资推介会,邀请100多家沙田商会会员企业和玉商总会、成均镇商会、福绵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参加,鼓励和动员玉商、福商回归投资创业,振兴家乡发展。10月31日,举办“玉商回归”招商推介会暨福荣金属表面处理(PCB)项目招商推介会,邀请30余家PCB行业及高端电镀行业企业代表等参加。

据悉,截至目前,福绵区已签约4个玉商回归项目,总投资额27亿元。

玉工眷属“盈盈蜂唱”

“我之前一直在外地工作,这几年福绵发展越来越好了,有了很多合适的岗位,加上家里也需要照顾,就决定回来了。现在天天能回家吃住,家里人也开心,我也能尽到照顾家庭的责任,工作上也有了适合自己的发展。”广西永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宁德胜介绍,目前他主要在玉林(福绵)生态纺织服装产业园做招商引资和对接服务入园企业的工作。

福绵区把外出玉商玉工作为玉林发展的宝贵资源,通过推动玉商回归,推动产业回归,带动玉工眷属回归,实现万家团圆、安居乐业,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双促进”的新途径。同时,立足福绵纺织服装产业优势,该区充分发挥“福绵裁缝”品牌效应,组建政校企“人才+”产业发展联盟,依托福绵裁缝培训中心和广西工贸学校福绵分校优势,培养专业人才,为企业输送产业工人,达到以人引企、以人留企效应。

“玉商回归集结号已吹响,作为‘媒人’,我将以玉商回归为桥梁,发挥牵线搭桥作用,积极宣传家乡福绵良好的投资环境,组织全国各地的玉商企业到产业园考察,带动更多玉商回归投资置业,为福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宁德胜说。

“跟着他一起回到家乡,能够更好地照顾到老人和小孩,尽到为人子女的孝心,对小孩的教育、生活也比较好,自己的心也安定了下来,不用再四处漂泊,找不到根。”林汉光的爱人莫爱聪感慨道。(陆小青、黄子婧)

(责编:黄子婧、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