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改革新举措 担当新使命 开创新局面

田东县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

2023年11月28日11:56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今年以来,田东县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开创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新局面。

聚焦保护利用推出新办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进一步加强。创新文物巡管模式,筑牢文物安全“防火墙”。大力实施文物巡管员队伍建设行动,通过“执法大队+村聘巡管员”模式,探索建立全覆盖、网格化文物巡管员队伍,有效破解文物巡查管护难题,实现所有文物有人盯、有人管和常态巡。全年共巡查83处遗址36次,确保文物遗址点安全。采取“活”+“动”模式,创新载体加强历史文化宣传。充分利用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宣传平台,录制“拥抱新时代,展现文博青年新担当”系列宣传视频投放于芒乡田东、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让文物“活”起来。在常规陈展基础上,以“三月三”“5.18国际博物馆日”“国际文化遗产日”等节假日为契机,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表演的方式,营造良好的红色教育氛围。探索优化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全面清查全县文物保护单位现有的保护标志牌和保护范围界桩情况,制定巡查以及设立、更新保护标志牌、保护范围界桩计划,进一步落实文物“四有”工作。

聚焦传承发展探索新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果。创新“线上+线下”展演活动。全县各乡镇成功举办“一镇一节”民俗活动,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采取“育”+“展”,探索建立非遗传承新模式。举办瑶族金锣舞师资培训班,使瑶族金锣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宣传;田东瑶族吡咧曲、田东七里刺绣制作技艺、朔良酸梅酒酿造技艺等3项非遗项目入选百色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聚焦全民健身建立新机制,群众性体育赛事硕果累累。建立“群众性赛事”和“传统赛事”共促机制,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发展。年内,组织开展太极拳健身技能培训(讲座)、群众性体育赛事等活动各8次以上,不断推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健身意识。田东籍选手梁锦逸在参加广西第十五届运动会田径男子18岁组100米比赛中获得冠军,田东县代表百色市参加门球项目比赛,获得亚军。组团参加百色市第七届体育运动会获得群众体育项目团体总分奖,竞技体育项目突出贡献奖。印茶镇新建村参加百色市万村篮球赛获得冠军,代表百色市参加11月在贺州市富川县举行的区局总决赛。成功举办田东县第九届体育运动会。

聚焦文旅品牌创建上项目,全域旅游发展取得新成效。聚力实施田东县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建龙头项目建设,以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为引领,加快创建“红带蓝带绿”文旅品牌创建。已完成二牙码头靠泊平台、百谷码头的提升改造;引进公司投入1200万元完成田东县滨江文创园暨“大美右江 田东之夜”一期项目建设并于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试业。试业期间共接待游客约14万人,促进消费150万元;积极融入“挺进右江”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右江青春水岸研学公园共同打造,通过右江沿岸和那恒村亮化改造、新建右江河音乐喷泉、田东民俗文化展示展演等内容,融入地摊经济,促进田东“夜间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田东旅游焕发新活力。“挺进右江”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项目继续提升。完成龙须河一号码头建设,那恒码头、二牙码头靠泊平台、百谷码头的提升改造,成人、儿童水上安全设施建成投入使用,龙须河户外水上运动公园已完成初期建设。做好“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田东县2023年三月三民俗文化艺术展演展示暨文化旅游消费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一镇一节”民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2023年广西“党旗领航·乡村旅游嘉年华暨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活动暨“礼赞新时代多彩新芒乡”2023百色·田东芒果文化活动月主题文艺晚会。截至9月30日,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139.41万人次,同比增长59.4%;旅游总消费12.6亿元,同比增长31.12%。

聚焦文化宣传数字化搭平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依托自治区“广电云”,对接整合田东电视台、“芒乡田东”手机客户端、“芒乡田东”微信公众号、田东县政府网等多个端口,整合政务和生活信息,推进融媒体中心和党政部门技术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新闻信息、政务信息、生活信息,已形成文化宣传网络架构。同时,县融媒体中心利用AI技术参与制作了27条应急广播公告、近600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新闻,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效融合推广,推进文化宣传数字化发展。利用新媒体形式共制作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三个文化”融媒产品16部,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各平台、百色电视台及各县融媒体中心平台等播出,进一步提高田东县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聚焦供需服务建机制强队伍,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组建和完备各类志愿服务队伍。依托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广泛吸纳返乡创业人员、乡贤、“五老”、本地村民等,组建和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成立1支志愿服务总队和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体育健康、科技普及、法律服务、生态环保、乡村振兴(扶危帮困)等类型15支专业常备志愿服务队;乡镇组建“5+N”类志愿服务队,村级组建“3+N”类志愿服务队,“5”即宣传宣讲、文化文艺、法律服务、体育健康、乡村振兴(扶危帮困)等常备队伍,“3”即宣传宣讲、文化体育、文明劝导等常备队伍,“N”即具有地方特色的孝善敬老、移风易俗等若干特色志愿服务队伍。随着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的完备,中心吹哨、部门联动的志愿服务体系格局趋向成熟。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采用“你点我供”的精细化运作模式,通过“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的“菜单式”对接机制,满足群众一般性、日常性需求志愿服务机制,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由松散型向组织化、志愿服务活动由阶段性向常态化转变。根据群众服务需求,灵活定制志愿服务方案计划,采取“一对多”“多对一”“一对一”等方式,开展助困、助老、助学等定向志愿服务,保障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的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供给。积极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采用“社工+志愿者”互动模式,形成专业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开展服务的互动格局。优化志愿服务考核机制。以“桂志愿”系统为依托,建立和优化对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服务时长等内容的评价及考核机制。截至目前,全县志愿者注册人数达85000多人,活跃度超过70%,服务项目总数达4000多个,服务活动时长总数达742.1万多小时。建立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制度。出台《田东县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制度》,以志愿者服务时长为参考评价,对注册志愿者进行星级评定,并根据星级认定情况,对应出台若干措施激励星级志愿者,有效推动全县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周章师、陆佳、黄秀媛)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