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联络站+”助推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清晨,阳光熹微。容县石寨镇石城村村民盘德梅打开栏舍,一群鸭子“嘎嘎嘎”叫着,迈着摇摇摆摆的八字步跑出来觅食。“我搞了个养殖场养鸭,目前有300多只鸭子存栏……”盘德梅一面给鸭子投放饲料,一面介绍她回乡创业养鸭子的历程。
原来,石寨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民情调研,要求各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从村情实际出发,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积极引领村民发展特色种养,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近年,石城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经过研讨认为,养鸭的投入小、风险低、周期短,而且石城村依山傍水,所养殖的肉鸭品质优良、符合市场需求。石城村推行“联络站+农户”的模式,掀起一股养鸭的热潮,涌现出盘德梅、梁庆光、李梅等一批养鸭专业户。“好山好水养好鸭!如今,‘石城鸭’成为我们发展特色产业的一张新名片!”石城村党支部书记、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叶金钊满脸自豪地说。
村庄各美其美,产业借势而兴。容县人大常委会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依托全县15个镇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和221个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探索推行“联络站+”的履职为民新模式,汇聚人大智慧力量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容县的乡村特色产业遍地开花:黎村镇的林下养鸡、石头镇的八角和肉桂、灵山镇天堂村的木芋粉、十里镇十里村的鸡骨草……“联络站+”为农民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创业开辟了新门路,“一镇一(多)业”和“一村一品”成为乡村产业迅猛发展的新引擎。
青青鸡骨草,致富好法宝。走进容县十里镇十里村,在田野里、山坡上,看到成片的鸡骨草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这鸡骨草好看,是养眼的风景。种植鸡骨草能赚钱,大有‘钱景’。我家种植鸡骨15亩、年收入约10万元。”十里镇人大代表、十里村村干部陆超荣乐呵呵地说。
十里镇十里村有着种植鸡骨草的传统,但只是利用山坡地、边角地零散种植。近年,十里镇人大深入开展民情调研和市场调查,以“联络站+”引领村民扩大鸡骨草种植规模,把种植传统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2020年,外出打拼多年的陆超荣返乡创业,潜心钻研鸡骨草的种植技术。当选镇人大代表和村干部之后,陆超荣把自家的种植园当作试验田,发动村民种植鸡骨草,传授栽培技术、分享市场信息……“目前,十里镇种植鸡骨草已近100亩,主要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南宁和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十里镇人大代表、镇长朱张兵说。(封晓天 覃锡昌 周锦怀)
来源:容县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