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书写绿色诗篇 展望生态蓝图
绿城南宁生态美。人民网 付华周摄
绿城南宁,花团锦簇,霓虹璀璨;山水桂林,漓江蜿蜒,梯田壮观;工业柳州,碧水悠悠,螺蛳飘香……今年,壮美广西再度“出圈”,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两山”理念带动生态经济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广西认真念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八字真经,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坚持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两条腿走路。
柳州市柳江区进德镇泗浪村金色稻田。人民网 付华周摄
作为农业大省(区),广西进一步打好“绿色牌”“富硒牌”“长寿牌”。通过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成功升级打造了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畜等6个千亿元产业,培育了一批全国知名农业品牌。截至今年9月,全区总共有46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丰富的森林资源,让生态林业持续增长有了充足的“绿色家底”。广西全力加快建设现代林业强区,持续加大对林业支柱产业和林源生物制药、森林旅游、香料香精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林业经济运行加快回升向好,全区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3927亿元,同比增长19.42%。
漓江桂林市阳朔县兴坪段风景如画。人民网 付华周摄
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为充分激活生态服务业这一“绿色经济”新引擎,广西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标准抓好规划设计,组织编制《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规划纲要》等文件。
与此同时,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深入推进北部湾国际滨海度假胜地、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和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打造国际知名的宜居康养胜地和世界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截至目前,广西累计创建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6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个自治区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和100个自治区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打造了一批绿色发展的先进典型。
“双碳”工作加快绿色转型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广西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持续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上下功夫,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在北海市铁山港区的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的厂区内,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格外引人注目,深蓝色的发电板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源源不断输送着绿色低碳电能。
据该公司党群工作部党建业务员李海娇介绍,这个光伏和风能发电项目,目前已经投用并网,每年可发绿电约2300万千瓦时,节约标煤近7000吨/年,减少碳排放近2万吨。
生态宜人的工业城市柳州。人民网 付华周摄
相较而言,广西柳州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2022年,柳州通过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力,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66.7万辆、占全国比重近十分之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柳州模式”上升为“广西模式”。
钦州则发挥资源优势。今年9月18日,在第一届中国—东盟国家蓝色经济论坛开幕式上,主办方获赠140吨来自钦州市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新增红树林碳汇,这也是广西首次创新性通过“蓝碳”(海洋碳汇)交易实现“零碳”办会。
如今,广西积极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推动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行动也初具成效。目前,广西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8个、绿色工厂67家,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非石化能源、可再生能源、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八桂山水筑牢生态屏障
踏入南宁市金川路和大乌路交叉路口的那考河上游,只见6公里左右的河道沿岸,一片色彩斑斓的花海,河里的水清澈见底,微风吹过,带来青草和鲜花的芬芳。显然,如今的那考河已从无人问津的臭水沟,到游客接踵而至的湿地公园,那考河的美丽蝶变让人惊喜。
“南宁处处都是‘那考河’……”今年9月26日,在南宁召开的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现场观摩会上,外省代表纷纷赞叹。那考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入选住建部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2022年,南宁成为全国首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后,截至目前全市51条农村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46条,让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乡村美景重新回到群众身边。
北海银滩。人民网 付华周摄
一地一域的发展,是全局全域的缩影。据了解,2022年,广西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第二,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在全国排名并列第一,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居全国第二。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广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一手抓生态经济发展,八桂人民齐心协力,努力呵护壮美广西的“诗与远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