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多举措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齐“开花”

生态宜居化、文旅大融合、民族文化进课堂……近年来,广西南宁市多措并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走深走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行各业、融入日常生产生活,生态治理、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等各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齐“开花”,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那考河湿地公园河水清澈见底。覃炫铭摄
协力保护绿色生态 各族人民幸福安居
“今天旅游人真多,人人心情都开心……”在南宁市那考河湿地公园,那考河社区的壮族居民赵钦妹和黎美林坐在树荫下唱起了自编的山歌。赵钦妹今年73岁,与儿子住在那考河社区已有10年,经常与朋友一同在那考河湿地公园散步和唱山歌,她说:“经过治理的那考河很漂亮,住在这里很幸福。”
整治前,那考河水质是劣Ⅴ类,主要污染源有养殖废水直排、污水废水直排偷排、雨水径流污染、生活垃圾等面源污染,脏乱差、臭气熏天的河水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2015年,南宁市将那考河流域治理作为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由北京排水集团负责对那考河PPP项目进行建设和运营。作为国内首个实施并投入运营的城市水环境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那考河项目总投资10.65亿元,于2015年6月开工建设,2017年正式运营。
经过治理,2022年,那考河的主要水质指标优于地表Ⅳ类水质标准,部分指标达到了Ⅱ类和Ⅲ类。
如今,那考河湿地公园里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昔日黑臭小河沟已蝶变成今日美如画的湿地公园,6.35公里长的河道沿岸一步步蜕变成了一个面积近千亩的滨水绿地景观带。
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壮族、汉族、瑶族、仫佬族等20个民族的居民在那考河社区安家落户,常住人口户数约10110户,人口总数约40000人。社区开发了15分钟便民服务圈,将各类社会资源整合到社区,社区管理便民化、智能化,各族居民在社区内相处融洽,幸福安居。
绿色生态来之不易,为保护社区环境,那考河社区居委会成立了巡河服务队,定期为居民开展环境治理学习。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到提升,越来越多居民自发巡河、清理河岸垃圾,还成立了“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协力保护社区生态环境,那考河社区成为广西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一个生动缩影。
学生们唱山歌迎客。 覃炫铭摄
民族文化进课程 各族师生一家亲
唱一首壮族迎客歌,剪一幅民族服饰剪贴画,泡一碗恭城非遗油茶,玩一场三人板鞋竞速赛……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学生们深入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中,近距离感受各民族文化的魅力。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是有着68年深厚文化积淀的老牌名校,现已发展为一校六址的“紧密型”教育集团,共有壮、汉、苗、瑶、侗、藏等各民族学生12237人,教职工861人。一直以来,该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
该校校长刘李平介绍,近年来,学校积极打造民族团结教育环境氛围,围绕“红领巾学非遗”,开发“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并定期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创客展,让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自2020年起,民主路小学成为西藏、新疆的红领巾手拉手学校,长期开展“小小石榴子 民族一家亲”队课等互助关爱活动,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今年5月,民主路小学佛子岭校区少先队辅导员兰澜和几位学生代表到西藏林芝县派镇中心校交流,还和当地学生举办了一场运动会,让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到各族学生中。
民主路小学将民族传统文化与教学有机融合,通过非遗专题少先队活动课、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校外研学体验等多种形式将非遗文化融入各学科教学。同时,还成立了“红领巾社团”,开设民族文化兴趣班,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交替融合中深入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跳竹竿舞、抛绣球、剪纸等形式丰富的活动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越来越多学生加入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中。
民主路小学青环校区四年级学生顾紫萱在民族文化教学氛围熏陶下爱上了壮族天琴,她已经能熟练弹唱《放雁》《弹起天琴好开心》等壮族歌曲,“天琴的声音很好听,我很喜欢演奏天琴,老师也会在兴趣班指导我们。”她说。
广西壮锦博物馆主题餐厅。覃炫铭摄
文化保护与发展并行 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
近年来,南宁市坚持守正创新,将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呈现文化+餐饮业、文化+旅游业等发展新业态。
广西壮锦博物馆艺术主题餐厅是全国首个壮锦博物馆主题类型餐厅,是集展示、收藏、研究、教学、餐饮、娱乐、文化传播、商务活动为一体的高端生活体验空间。餐厅现有面积4000平方米,设有对外开放的综合展厅,藏品100多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餐厅颠覆大众对传统博物馆、传统餐厅、传统民族文化的认知,既有餐饮服务,又有米洛甲品牌展示、文创展销、研学区、儿童乐园、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日常商务宴请、家庭聚餐、生日派对、节日庆祝、非遗研学等活动富有民族特色、更丰富多彩。
广西壮锦博物馆馆长贺定钰介绍,广西壮锦博物馆艺术主题餐厅致力于将散落于民间的民俗、工艺相关实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符合现代审美的基础上引入大众视线、贴近大众需求、融入大众生活,实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非遗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拓展非遗传承与传播的新业态、新走向。
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简称老南宁·三街两巷)也是南宁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该项目由南宁威宁集团投资建设和运营,是南宁市首个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老南宁历史文化特色的商文旅项目。
该项目致力于打造南宁首个以老南宁文化为主,展现老南宁原生态风情,集人文旅游、购物消费、休闲娱乐、风味餐饮于一体的文旅综合项目,形成公益主题、文化创意、特色商业三大商业运营板块,实现了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2020年以来,老南宁·三街两巷围绕将南宁建设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为总目标,积极融入南宁市百里秀美邕江文体旅商项目建设,提质建设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聚集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持续实施街区景观亮化提升,展现三街两巷自宋明千年古城发展,到清末民国的百年商埠文化历史画卷的繁华盛景,为推动南宁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奉献新的文化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