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会议现场。廖琪摄
人民网南宁11月17日电(庞革平、陈燕、实习生廖琪)11月17日,记者从“持续深耕医学创新改革试验田 高水平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和支持医学试验区建设,防城港市坚决扛起政治使命、履行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聚焦医学、医疗、医药三大领域,举全市之力推进医学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四年来,防城港市把医学试验区作为推进国际医学合作的重要平台,促进国际医学人文交流与务实合作。先后成功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中国—东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药品合作发展高峰论坛等系列国际性论坛9次,缅甸、柬埔寨、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东盟和上合组织多名国家部级以上领导人出席论坛,先后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医学试验区作为国际医学创新交流平台的作用更加凸显。同时,积极走出去,先后派出65批300余人次赴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2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医学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坚持创新引领,医学试验区聚焦医学、医疗、医药三大领域实现新突破。国内第一家由国家、自治区、设区市三级共建的创新平台——国家级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将于今年底投入运营。医学试验区首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广西生物活性分子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投入使用。广西首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自治区人民医院防城港医院成功揭牌,今年12月底前将正式运营。防城港国际(东盟)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加快建设。整合医学试验区和防城港高新区,成立医学试验区产业投资集团,形成“一个主体、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
坚持项目为王,医学试验区主导产业加快集聚。防城港市立足沿海沿边优势,依托丰富的道地药材,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构建以医学实验动物繁育、药物临床前研究、传统医药开发三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广西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基地(国家非人灵长类种质资源基地)加快建设,建成后将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供给基地,目前实验用猴存栏1.1万余只,产值近16亿元。
坚持高标准规划,医学试验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防城港市积极探索医学试验区片区开发和项目融资模式,采用整体规划、分期梯次推进的方式加快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医学试验区产业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在医学试验区核心区规划54平方公里,建设医药制造产业园、医疗合作产业园、医学研发产业园三大产业园,形成“一廊两轴三区”规划布局;与广西北投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等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开展片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已累计完成82亿元。
下一步,防城港市将持续深化园区改革创新,继续聚焦医学、医疗、医药三大领域,高水平推进医学试验区规划建设,努力把医学试验区建设成为面向上合组织成员国和东盟国家的国际医学开放先行区、国际医学创新合作示范区、国际医药产业合作集聚区、国际医学人文交流新平台,奋力打造国际医学新高地,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