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人民网南宁11月3日电(雷琦竣)11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河池市“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 打造广西生态文明强区建设的河池样板”的情况。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雷琦竣摄
2022年以来,河池市坚持以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打造全域生态安全格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进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不断筑牢桂西北生态屏障。截至今年10月17日,河池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7.93%。1至9月,全市1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地级城市及县级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率100%;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聚焦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全力推动各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落地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河池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排名全区第一,PM2.5平均浓度排名全区第三。
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全面做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整治、河道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当好河池“一江春水”的守护人,2022年年度水环境质量位列全国第11位。
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认真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管控及修复、环境污染隐患尾矿库整治、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等工作,土壤污染防控能力不断提升,河池成为全区唯一国家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
筑牢更加安全的生态屏障。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责任,严格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线”管控,构建“四屏两区三廊”生态安全格局,全市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44个,猕猴、兰花等珍稀物种种群达130多种,保持河池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建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绿色金融发展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等,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覆盖面不断向基层延伸,共有781个行政村获得生态村命名,占全区总数的48%。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