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要闻

资源县拓展乡村多元价值绘就乡村新画卷

2023年09月29日10:33 | 来源:广西日报
小字号

资源县在瓜里乡白竹村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供销大集”活动,共享丰收喜悦。图为丰收节中开展的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舒文艺摄

  9月23日,资源县在瓜里乡白竹村富硒稻渔共生高效农业观光示范区开展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供销大集”活动,通过文艺汇演、农特产品展示、农事体验等活动,同庆丰收成果、共享丰收喜悦。

  以农促旅,农旅融合,作为瓜里乡打造的第一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白竹村立足“富硒”优势,打造了208亩的瓜田垄里富硒“稻渔螺”共生高效农业观光示范区。其出产的富硒大米、禾花鱼、泥鳅、田螺、蔬菜等农产品一上线便备受关注、畅销市场。该村通过土地流转、保底回收,带动周边农户种养增收,并成功举办富硒“鱼米节”,打造特色农耕文化。

  白竹村示范点是资源县大力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之一,是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一个缩影。该县通过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植入系列创意文旅休闲产品,打造了真宝鼎高山户外运动、石山底、抱财丘、塘洞红色文化以及苗瑶风韵等宜居宜乐宜游宜业于一体的产业生态旅游线路。按照打造“生态环境一流、高山地质森林景观绝佳、富有人文情怀的文化艺术小镇、浪漫休闲小镇、山水魅力小镇、康养度假小镇、山地运动小镇”的思路,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每天都是几十桌,所有的客人都得预订才行。”今年暑假,车田苗族乡石山底屯乡村公社农庄老板兰永忠度过了最忙碌的两个月。石山底屯凭借其独特的苗家风情和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引得游客纷至沓来。石山底粤桂协作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其境内龙洞峡景区全长2公里,峡谷内溪水清澈冰凉,河石粒粒可数,狭长山谷中依据当地民间传奇分布有双岩二石、九潭两瀑一彩溪、半边铜镜落七沟等自然景点。

  为了用好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资源县制定出台培育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实施方案、鼓励文化旅游新业态若干奖励办法(暂行),成立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引进中铁建、里山文化等旅游开发公司,将农村文旅产业发展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内容,每年投入超3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民宿)提升、乡村人才引进,重点打造大庄田村抱财丘等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屯和中峰镇“田园之光·乡村之韵”等9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今年上半年,该县乡村休闲旅游接待人数297.52万人次,同比增长48%;旅游总消费29.16亿元,同比增长33.02%。

  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交叉融合、互促互融。该县按照A级景区标准,打造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石山底龙洞峡等10多个农旅综合体景区和塘洞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6个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建成特色采摘园、民宿80余家,丰富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供给。同时,全力巩固自治区林下经济示范县和中药材种植示范县建设成效,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旅游开发联合体、“产业园+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模式,创新成立资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发展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230多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西红柿、辣椒、红提种植总面积达9.7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5万亩。

  在中峰镇大庄田村抱财丘屯,一栋栋小洋楼错落有致,平坦的水泥路旁,路灯排列有序,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规民约等通过墙体绘画的形式展现,体现出村民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当地落实“积分制”乡村治理以来,开办爱心超市1家,全屯共有104户村民参与,去年兑换积分2580分。

  文明乡风为农旅融合赋能,这是该县开启乡村治理“共建”以来的成果之一。该县在多地推行“党领民办、村企共治”经验做法,明确企业在村庄日常管理、产业发展、涵养文化等方面的帮带责任。村级党组织为企业拓展农村市场,助力文化共享、活动共建、共同致富。协同发挥村民自治功能,制定工作责任清单,进行诚信积分管理。截至今年7月,全县累计5个行政村获评自治区级文明村镇、7个行政村获评市级文明村镇,14个行政村推广清单制、245个自然村推广积分制。(记者李家健 通讯员伍丽、王建成 实习生王佳璐)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