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发布会现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南宁9月8日电 (记者陈燕)9月7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新闻发布会获悉,广西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不断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广西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区,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和陆海交汇门户。同时,广西也与粤港澳大湾区毗邻,是大湾区的直接腹地,具有与大湾区和广东各地合作的广阔空间和前景。
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广西高标准推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大事要事来抓,出台《广西提质增效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聚焦政务、要素、法治、市场、创新“五大环境”,在全区部署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2年,广西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排全国第3位、第8位,企业开办、政务服务指标优化等一批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建设迈入全线动工新阶段,广西所盼、桂运所系的百年夙愿从梦想变为现实。聚焦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通道体系,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大力推进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增加到8820列、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超700万标箱;今年1—7月,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428万标箱,同比增长12.7%。
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组织广西党政代表团赴广东、海南、浙江、江苏、上海、云南等地学习交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通粤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构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快速通道网络;加强与大湾区产业集群精准对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海南自贸港协同联动,深化与湖南、云南、贵州等周边省份的务实合作,不断增强全方位开放发展势能。
广西持续推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走深走实。成功举办19届东博会、峰会,超过40个国家110多万客商参加,东博会、峰会从服务“10+1”向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南宁渠道”影响力持续提升。今年以来,广西代表团访问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中国—东盟信息港、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以及百色、东兴、凭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一批重大开放平台加快建设,东盟连续23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广西推动经贸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成功举办第三届世界桂商暨商会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大会和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泛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涉外重点展会,赴东盟、日韩、中东、欧盟等4个区域共12个国家开展经贸交流活动,积极助力“桂企出海”。高标准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不到全区万分之五的土地面积,累计实现全区37.1%的外贸进出口额和39.4%的实际使用外资额,2020—2022年税收收入年均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2%。
广西不断深化开放合作体制改革。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120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实施,中马钦州产业园跨境金融创新试点有序推进,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建设运营,面向东盟的要素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今日之广西,开放环境更优,动力活力更足,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具备了推进高水平开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优越条件和良好基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