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毛南山乡 帮扶支教洒甘霖
——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校长林伟

2023年7月下旬,全国模范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林伟参加国家乡村振兴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挂任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兼任县教育局副局长。
提起林伟校长,很多人惊叹于他所获得的一串串的头衔、数不尽的奖项和丰硕的教研成果,来广西参加支教帮扶工作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事。在大家看来,林伟校长已经是正高级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为什么还要来到偏远山区受这份苦。但在他看来,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匠人,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做教师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永远在一线”,这也是他从教33年来最深的感受。他认为正是因为国家给了这么多的殊荣,才更想遵循自己的本心,为山区教育发展,为乡村振兴、为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林伟校长作专题报告
教书育人:敬业爱岗,尽心尽责作奉献
林伟作为一名教师和校长,身负教育工作职责。他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厚植教育情怀,涵养高尚师德。思想上,他积极向上,矢志不渝地坚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工作和生活的始终。在工作中,他进取、主动、勤恳、任劳任怨。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我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本领都得到较快的提高,他以身作则,时时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我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坚持做到勤勉尽责、依法行政、廉洁履职,为教师、学生家长做好教育教学服务工作。他深入一线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得思想和行动有机统一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党性强,坚持原则,不管在哪里,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努力做好,把学校办好,不负学生的期望,不负家长的重托。
辐射引领:身躬示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林伟校长利用自身优势,构建了新任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名优教师四级成长体系,他亲自开展了32场系列讲座,从新课程、新高考、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培训,深入各学科组参加学科活动,构建了集体备课“45552”方案。以课题研究为主线,深入推动校本研究。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各类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目前,学校有1项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批准立项,有6位教师申报了市级规划课题,有18项校本课程立项,有1项成果被推荐到河池市,帮扶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建立学校学术委员会推动高中课程改革,深化环江二高人文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提升学校教学教研水平。进驻环江之后,在受援学校帮扶工作之外,为全县初中教师、环江高中、环江一中、思源学校、环江一小、二小、七小等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培训讲座,主题涉及教师专业成长、中高考备考研究、集体备课、班主任队伍建设、新高考新教材特点分析与教学策略等,发挥了国家“组团式”教育人才帮扶工作的辐射作用。
教研科研:潜心研究,矢志不渝出成果
林伟校长对帮扶学校深入研究和调查,对环江二高学校发展、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内部管理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随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围绕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体系、学生培养等方面,撰写了《指向核心素养下普通高中办学策略》发表于《特区教育》(2022.12)、《“组团式”教育帮扶助力学校发展新格局》发表于《中国基础教育》(2023.6),出版了专著《教育可以这样做》。
林伟校长作专题讲座
全面调研:准确定位,把握教育帮扶办学方向
初到环江二高,林伟校长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调研,他通过走访环江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县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和环江二高领导、中层干部、部分教师和学生等,掌握了解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教育整体情况,特别是对环江二高学校发展、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内部管理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随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围绕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体系、学生培养等方面制定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环江二高帮扶工作学校发展规划》,确立了“组团式”教育帮扶的学校发展目标,努力实现三个“最优成长”,即“学生最优成长”“教师最优成长”“学校最优成长”。出台教育帮扶框架:“三个加强、三个体系和三条通道”。
林伟校长继承学校原来人文教育特色办学方向,从教育、教学、课程、管理、环境、发展等方面不断挖掘人文教育内涵,探索人文教育路径,搭建人文教育框架,形成了人文教育体系。2023年学校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文教育特色普通高中星级学校。
构建体系:突出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林伟校长通过优化学校发展策略,创建了特色鲜明的生活化德育体系,以“教育适应成长需要,在教育中实现学生最优成长”为目标,坚持“大德育”观,从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把德育融入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发展。同时构建凸显个性的多元化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与自身办学优势,把原来零散的课程进行梳理归类系统化,根据人文教育理念补充和完善了一些领域和主题课程,把毛南族舞蹈纳入校本课程。将学校各类课程统整为6个领域,即国家基础课程、主题教育课程、体育竞技课程、艺术素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身心健康课程,构建起契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林伟校长基于环江二高多年教学改革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互动生成、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实施“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多训练”的教学原则和“十字”教学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辅导要“细”、作业要“精”、考核要“严”、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同时提出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实现智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2023年学校高考质量提升得到了显著成效,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81人,相比去年增长率达22.45%,总上线人数(含专科)相比去年增加156人,增长率达25.86%;
为了完善创新人才的特色化培养体系,在教育帮扶过程中,林伟校长大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思路,创设人才培养新机制,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了学生成长“三条通道”,即复合人才成长通道、体育特色成长通道和艺术传媒成长通道,为学生搭建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空间。此外,还通过建设学习型管理团队、研究型教师团队、确立校本化教育科研机制、借力教育信息化、优化后勤管理和安全保障机制、强化教育督导与评估等措施助力学校组织结构重塑,实现学校治理水平提升。
完善制度:激发活力,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
林伟校长围绕二高现状,推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了依法治校,权责分明,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管理体系。完善校长办公会,行政会和教职工大会制度,理顺项目申报和实施流程,推行周工作安排议题制度和汇报制度,激活内部管理;探索扁平化管理策略,建设和谐年级,和谐科组,促进学校管理重心下移。目前教职员工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干部的积极性大大增强,执行力逐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022年“组团式”教育帮扶环江二高经验被权威杂志《中国基础教育》第6期以题目为《“组团式”教育帮扶助力学校走出发展新格局》进行了报道。林伟校长也将继续在他的教育帮扶追寻道路上继续探索,默默奉献。(韦树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