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护航中药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路

日前,南宁市宾阳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大桥镇六龙村委的中药种植基地看到,种植的莪术、郁金、首乌等各类中草药棵棵根茎挺拔,饱满厚实。
近年来,大桥镇把中药材种植加工业作为“一镇一特”重点产业来抓,建成1000亩中药花草种植基地,打造“春风十里”中药花草制香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带,这也成了打开农民增收致富路的一把“金钥匙”。
为护航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宾阳县大桥镇纪委立足监督责任,紧盯中药材幼苗发放、种植补贴、技术指导等关键环节,靠前监督、全程监督,助力农户种好“中药财”。
“吴姐,你家收到今年发放的中药材幼苗了吗?收到了多少?成活率怎么样?”幼苗发放阶段,大桥镇纪委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幼苗发放情况及幼苗品质,到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查看幼苗发放名册,查看是否存在优亲厚友情况。在镇纪委监督下,全镇中药材幼苗按时按质按量发放到农户手中。
幼苗种植一段时间后,该镇纪委又联合农业、财政等部门,验收中药材种植情况,抽样检查种植面积、幼苗成活率等。在验收完成后,督促镇财政所及时将种植补贴发给农户,并督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再次检查核对相应票据、打款凭证,防止重领、漏领等情况发生。
因中药材种植技术要求较高,该镇纪委联合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邀请合作龙头企业派出技术人员到大桥镇授课,为种植户科普中药材的生长习性、药用价值,讲解种植技巧、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
此外,为解决农户“想种不敢种”、没有销路等问题,在大桥镇纪委监督推动下,该镇引进宾阳县三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解决了农户的种植、销售难题,村集体收入也逐年增加。
“种子先收一半的钱,另一半的钱在回收中药材的时候扣除。从选田、播种开始,直到管理采收,我们都手把手地教会种植户。鲜货回收也给农户一个保障,如果市场价在每斤2元以下,按2元收;市场价在2元以上,随市场行情收购。”宾阳县三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如今,六龙村中草药特色产业园作为大桥镇“春风十里”中药花草制香文化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示范带的首站,让不少村民尝到了甜头,村民种植在村、技术在村、务工在村、加工在村、仓储在村、销售在村,六龙村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了“从田间到车间”的一条龙产业链模式,有力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廖伟均)
来源:宾阳县纪委监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