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市:“协作区”让党建有了新活力
桂平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带领桂平市基层党建联建第一协作区成员调研党建引领服装产业发展情况。梁琼丹摄 |
“以前大部分乡镇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都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有的种油茶、有的养猪、有的种中草药,产业小、散、乱,甚至出现同质化恶性竞争的问题。”桂平市蒙圩镇党委书记郑具清说,“自从建立了联建协作区以后,几个乡镇能经常坐在一起研究思路、统一意见。我们认为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前景好,于是大家一起发力,你研究虾苗,我主攻种养,他去跑订单,几个乡镇团结协作,现在稻虾产业发展得很好,集体经济收入大大增加。”据了解,桂平全市建成稻虾田面积5.3万亩,稻虾年产量近8000吨,年综合产值达到了7.3亿元。
近年来,桂平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按照“地域相近、优势互补、交流便利”的原则,将全市26个乡镇划分为8个党建联建协作区,每季度组织协作区成员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基层党建重难点工作一起学习业务、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谋划工作,推动各乡镇在协作共商中既解决共性问题也补齐个体短板,将全市乡镇点多面广、管理分散的劣势转化为群策群力、众擎易举的优势,实现了基层党建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稳步推动“整乡推进、整县提升”。
“通过协作区,各乡镇沟通交流变多了,工作力量加强了,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都提高了,我们做到了有人、有时间、有办法抓好党建工作。”桂平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我们每季度选出1名乡镇组织委员担任协作区大组长,负责牵头谋划协作区整体工作,每半年指定1名乡镇书记或副书记担任协作区‘导师’,通过面对面教、手把手带,形成了携手共进的浓厚党建氛围。”同时,该市以协作区为单位,每年全覆盖“交叉检查”444个村(社区)党组织,将问题反馈整改由以往“26个乡镇逐一反馈、逐个解决”,转变为“同类问题在协作区反馈、解决”,问题整改变得更加高效、彻底。
截至目前,该市通过协作区平台帮助203个村(社区)党组织整改问题299个,指导172个软弱涣散(后进)村、脱贫村加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并结合区域特点,集中力量培育党建示范带、示范群,打造了特色党建示范点11个,基层治理“红色议事”示范点22个,乡村振兴优秀标杆村4个。(阮显荣 樊天富)
桂平市基层党建联建第五协作区成员参观大洋镇双罗村集体经济项目。徐小郦摄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