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千年中江挂面“智”取发展助振兴

人民网德阳11月10日电 (黄子婧)11月6日,四川雄健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一把把包装精美的面条,经标准化流水线,整齐划一产出。这便是久负盛名的中江挂面。当天下午,“活力德阳 智造之都”2022年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采访团一行走进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零距离感受“老牌”挂面的独特工艺与文化内涵。
面条生产线。人民网 黄子婧摄
据了解,中江挂面源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931年版《中江县志》记载:“中江挂面,面细如丝,长八九尺,截两头,取中段,名曰腰面,又称银丝面……色白味甘,食之柔滑,细而中空,堪称洁、白、净、干、细五绝。”
传承千年,中江挂面再出发。走进四川雄健实业有限公司中江挂面产业示范园,工人们正在智能化生产线上热火朝天地开展生产工作。据了解,该产业示范园项目总投资5亿元,项目用地242亩,规划建设智能化挂面生产线8条、手排面生产线6条、鲜湿面生产线1条、小麦储藏库1座、日加工1200吨小麦加工厂1座、3万吨标准化仓库及质检中心、产品展示展销体验中心及配套设施等。
“目前,已建成投产4条挂面生产线,1条鲜湿面生产线和1条鲜熟面生产线。”该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范旭黎介绍,该项目采用目前行业最先进的1500型挂面设备,建设周期将持续至2024年12月,总体建成后年可生产挂面20万吨,加工小麦40万吨,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面条生产商,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实现利税9000万元。
中江挂面产品展示。人民网 黄子婧摄
如今,该公司生产的《雄健丰田》、《雄健》牌系列小麦粉、挂面畅销省内外,进入沃尔玛、红旗等大型超市,深受消费者好评。
此外,该公司还与周边农户进行合作,带动增收。“我们和农户签订订单协议,由我们提供小麦种和种植管理技术,收成后再以每吨高于市场价60-120元的价格进行回购。”范旭黎介绍,同时,该公司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在中江县各个乡镇发展小麦种植5万余亩,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000元左右,惠及农户1.7万户左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