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要闻

自治区政协围绕广西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商建言

扩大小语种人才优势 助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

2022年11月10日08:45 | 来源:广西日报
小字号

  数据显示,2021年广西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01.5亿元,增长259%。今年1—9月,全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10.7亿元,同比增长66.9%,其中,东盟方向的跨境电商占全区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95%以上。随着RCEP生效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启动,跨境电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小语种、特别是东南亚小语种人才优势,将进一步推动全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连续多年将促进跨境电商发展作为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事项加以推进。自治区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发挥小语种人才优势,助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专题,通过区内外调研、听取相关企业专家意见建议、召开对口协商会等形式,汇聚起推进跨境电商加速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广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作出新贡献。

  A 深化产教融合 夯实小语种人才储备基础

  日前,2022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外语主播大赛暨第三届Lazada东南亚跨境直播人才大赛颁奖仪式在南宁举行。400名选手经历两轮激烈角逐,最终57名选手脱颖而出获得奖项。

  阿里巴巴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广西启迪创新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活动主办单位,将从参赛选手中发掘和孵化适应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要求的小语种人才,以人才为纽带、直播为桥梁,搭建起本土品牌与小语种人才之间的关键通道。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广西是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的桥头堡,在东盟各国小语种人才培养上有独特优势。而小语种人才特别是小语种复合型人才是构成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

  “电商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对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高要求,需要既懂专业又掌握东南亚小语种的电商人才,来为跨境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自治区政协常委、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会议接待部部长覃维炳表示,为了培养复合应用型的跨境电商人才,高校应积极主动地与跨境电商企业深度合作,根据跨境电商专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构建相应的复合应用型课程体系,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实践体验和学习,培养与未来职业相匹配的岗位能力。

  “加强复合型小语种教师队伍建设,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团队。”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巨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长香认为,高校可从跨境电商企业、行业中选聘具备小语种能力的高技能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与专职教师共同设计小语种人才培养方案、编撰新型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实效。

  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建议在政府部门指导支持下,联合高校以及电商企业合作建立小语种人才数据库,向与东盟国家有贸易投资往来的企业推荐人才,引导更多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共同培育小语种人才的跨境电商技能,吸引更多与东盟国家交往企业在广西落地投资。

  B 推动产业发展 巩固小语种人才就业根基

  广西桂贸天下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近年来,该企业重点培育以跨境电商为主的外贸新业态,通过越南语、泰语等小语种主播,在跨境平台及海外社媒平台进行直播带货。

  该公司总经理助理代晓云介绍:“我们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进出口等系列综合服务,推动‘桂品行天下’,同时在助力‘桂企出海’孵化服务中开展跨境电商培育,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产业是吸附人才的“珊瑚礁”。通过做大做强跨境电商企业,健全延伸产业链条,可以留住并吸引小语种人才以及其他跨境电商专业人才,提升广西跨境电商产业综合水平。

  “在各地打造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中心的过程中,大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起到关键的平台支撑和产业促进作用。”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总经理郝璐楠建议,充分发挥国有企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整合上下游资源,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资源要素,加快构建广西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生态圈,促进地区行业发展。

  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曹玉娟建议,挖掘区位优势,继续实施跨境电商生态提升工程,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加速品牌建设与规模扩张,创新跨境电商全产业链招商机制,全力引培一批跨境电商平台、卖家、海外仓和服务商,培育一批配套完善、特色鲜明、集聚发展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将广西打造成跨境电商产业高地,助推小语种人才的培育和发展。

  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建议,从面向东盟,构建新型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高度,研究谋划广西的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着力以跨境电商为纽带,促进对外贸易、跨境物流、贸易加工业以及边境跨国产业园(一园两国)制造业等的发展。

  C 强化政策保障 优化小语种人才吸附环境

  广西启迪创新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2019年,该公司人才团队项目“中国—东盟跨境数字商务服务中心”入选南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邕江计划”,获得相关政策支持。3年来,启迪公司持续大力推进小语种与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目前其海外(东盟)跨境电商国际运营中心已吸引10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并拥有东盟小语种运营人员超1万人。

  人才是第一资源。优质的政策供给,是打造引才聚才“磁力场”的重要保障。

  对此,自治区政协委员、香港广西专业协会永远会长郑中正建议,不断优化小语种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构建发展平台,制定引进办法,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金融机构、地方协会、电商企业共同参与的扶持机制,可以吸引、聚集海归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落户广西,从事跨境电商方面的创业或服务工作。

  “应加大政策扶持和政府财政投入。”在自治区政协常委、广西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黎建康看来,应该专门制定鼓励小语种人才参与跨境电商贸易的具体优惠政策,投入资金孵化培育跨境电商企业健康成长,将涉及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和举措优先倾斜于跨境电商企业。

  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建议,广西相关部门就有关跨境电商人才政策的落地开展督办,强化政策供给落地。创新人才管理理念,制定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行业标准,开发小语种跨境电商职业资格证书及考核标准,谋划编制跨境电商人才分类分层标准和紧缺人才的认定办法。推进小语种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众创空间等跨境电商孵化载体建设,并引导撬动金融行业、社会资源的资金投入打造优异的跨境电商生态圈,提升小语种人才吸引力。(记者周珂 通讯员潘柯君 实习生武光玉)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