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六靖镇人大:发挥“乡贤+”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那排村福盛村乡村振兴示范点。陆静摄
秋日,走在福盛大道,绿树成荫,透过稠密的枝叶,点点光斑洒在墙壁上显得格外生辉。在仿古建筑卧龙居的水塘边,几名游客正在忙着拍照打卡。
福盛村是广西北流市六靖镇那排村乡贤龙海盛和龙伟鸿兄弟捐款3000多万元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带。现已建成仿古民居卧龙居、福盛大道、村名牌坊、文化长廊、河道景观、凉亭绿化、综合文体广场、村史馆、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还有沿线130多幢民房风貌改造等。
六靖镇地处北流市南部,是世界铜鼓王的故乡、北流乡贤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六靖镇人大充分发挥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畅通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渠道,以“乡贤+”模式引领乡贤参与乡村振兴,激发了人民群众主体内生动力,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乡贤+生态宜居”模式,群众全程参与,让乡村美起来
六靖镇人大通过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乡村振兴座谈会、民情通会,引导乡贤回乡,出钱出力,与村民一起研究、设计、自行建设示范点,使村民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主体。如那排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林名蓉在召开民情通会后,将群众意愿和想法告知那排村乡贤老板龙海盛,争取他捐款建设福盛村示范点。
经过沟通,龙海盛和龙伟鸿兄弟负责出资,与村民一起做村庄规划、景点设计、硬化道路、民房风貌改造,形成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的好氛围。
经过努力,2022年1月16日,那排村福盛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如期竣工。与此同时,各村乡贤带头捐款或出资,积极打造各村组的示范点。比如,长江村乡贤李永庆出资建成的长江村鱼鸭塘示范点,龙湾村乡贤顾和与村民一起建成的龙湾村塘肚示范点,西山村乡贤李运荣建成的西山村村尾示范点等。全镇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实现以点带面、穿点成线,绘就了一幅幅天蓝、地绿、水美的山水画卷,六靖乡村美起来了。
“乡贤+产业兴旺”,汇聚群众力量,让农民富起来
六靖镇人大在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方面,注重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倡导人才回乡、技术返乡、资金进乡、项目归乡,动员乡贤回乡办厂、办企业,反哺家乡。
六靖镇种植沉香历史悠久。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打响六靖沉香品牌,六靖镇人大经过多方调研,主动与镇南村乡贤顾家龙对接,动员他回乡投资沉香产业。经过努力,乡贤顾家龙与贵州飞天盛世集团合作,成功生产了“岭南香王府”沉香酒。李武、廖科海、陈纲等一批乡贤在大坡村、茶山村、旺坡村建成沉香加工企业,生产各种沉香产品。为促进沉香企业抱团发展,顾家龙还打造了一条集观赏、体验、餐饮、购物于一体的沉香特色街,让沉香产业更兴旺。六靖镇获得玉林市授予“南国香都”沉香产业重镇(六靖镇)区域公用品牌,还成功创建“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沉香产业示范区。
随着一批批乡贤的产业进入,形成了“一村一品”新格局,带动全镇产业发展。比如,长江村乡贤顾家惠在长江村、龙湾村建成富硒水稻产业核心基地3000多亩,获评为“自治区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那排村乡贤梁志科种植油茶3000亩;西山村乡贤李定发展稻虾养殖300多亩;镇南村乡贤李开源种植皇帝柑1000多亩;大坡村乡贤李武建成沉香精油提炼和加工厂房5000平方米等。通过产业带动,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1000万元。
“乡贤+乡风文明”,创新民主管理,让人民幸福起来
六靖镇人大通过“乡贤+乡风文明”,引导乡贤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全镇乡贤捐款180多万元安装天网摄像头3500多个,购置村级治安巡逻摩托车26辆,开展常态化治安巡逻,推行“网格化”管理,民间组建的文艺队、武术队、健身队、舞狮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村民议事会等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日益丰富发展。
长江村鱼鸭塘乡村振兴示范点。陆静摄
六靖镇人大表代表黄士城联系外出乡贤李永庆在长江村鱼鸭塘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了孝善文化长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壁画展现出来,增强了群众爱国、爱家,勤劳致富、向善向好的良好村风民风。
如今,六靖镇的村风、民风蔚然成风,铜鼓文化、喃哆血文化、冼太文化、乡贤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六靖镇还涌现了西山村乡贤李运荣全额捐款2380万元建设西山运荣小学、捐款250万元建设西山村委会,云罗村乡贤龙金海捐款建设金海小学、镇南村乡贤顾家龙捐款建设家龙小学等一批乡风文明典型。(陈炽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