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南宁市居民收入增长144.1% 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回眸十年光阴,南宁人的收入涨了多少?居住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发布调查数据,以数据真实客观地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在粮食生产、居民收入、物价运行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
粮食生产连续十年超205万吨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总体部署,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产量连续十年超过205万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
2012年—2015年,南宁市粮食总产量从2012年的215.14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225.42万吨,增长了4.8%,达到十八大以来粮食产量最高点。
2019年,南宁市粮食播种面积由2016年的436673公倾下降到419433公倾,下降了3.95%,当年南宁市粮食总产量下降到205.46万吨。这个时期,受多种因素影响,粮改经等问题比较普遍和突出,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
2020年和2021年,南宁市坚持疫情防控和粮食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和耕地保护制度,同时加大耕地撂荒治理力度,全面整治耕地撂荒“非粮化”和破坏基本农田等行为,粮食总产量逐年增长,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2020年粮食总产量209.28万吨,同比增长1.86%;2021年粮食总产量211.55万吨,同比增长1.08%。
居民收入十年增长144.1%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居民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居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10年跑赢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推进城乡全民共同富裕。2021年,南宁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79元,2011年—2021年名义增长144.1%,年均名义增长9.3%。
工资收入仍是居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这10年,工资性收入仍是居民收入主要来源。2021年南宁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3358元,10年间增长91.9%,年均增长6.7%,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56.4%;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856元,10年间增长231.3%,年均增长12.7%,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44.1%。
经营净收入是居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10年来,南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改善,创业主体增多,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全区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推进居民经营收入占比不断增加。
2021年,南宁市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6376元,10年间增长144.7%,年均增长9.4%,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15.4%;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6501元,10年间增长108.9%,年均增长7.6%,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36.5%。
财产净收入是居民增收的新来源
1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进步发展,居民理财方式多样,南宁市居民财产净收入逐渐成为居民收入的新来源之一。
2021年,南宁市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5159元,10年间增长156.9%,年均增长9.9%,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12.5%;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720元,10年间增长227.3%,年均增长12.6%,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3.9%。
转移性收入是居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10年来,南宁市连续上调基本养老金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金标准,逐年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医保兜底”、教育减免、落实残疾人补贴、产业奖补等政策,保障水平更高,城乡居民转移净收入稳步增长。
2021年,南宁市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6501元,10年间增长130.3%,年均增长8.7%,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15.7%;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731元,10年间增长255.6%,年均增长13.5%,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15.3%。
改善型住宅逐步成为消费主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健康发展。2013年—2021年,南宁市新建商品住宅总成交面积为7947.6万平方米。
其中,在2013年南宁市新建商品住宅中,90平方米及以下户型销售占比51.1%,90~144平方米户型占比为43.4%,144平方米以上户型占比为5.5%。到2021年,三个户型的比例分别为26.8%、67.0%、6.2%,90~144平方米户型占比已经超过三分之二。由此可见,购房者对居住环境、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善型需求不断增加。(记者陈蕾 通讯员卿嵩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