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坚持党建引领 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今年以来,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围绕“强党建促强发展”,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坚持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强化政治功能筑堡垒,织密乡村振兴“组织网”。大化县坚持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各级党组织的重大政治任务,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调整优化组织设置,全面摸排全县各领域972个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情况,建立问题台账,解决“超大”党支部等组织设置问题。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党委书记领衔、班子成员领导、村党支部书记领办”制度,提高村(社区)党建工作质量。从严从实育先锋,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组织开展“党员示范户、党员引领户”挂牌亮身份活动,推行党员联户“1+N”模式,让全县1.4余名党员下沉网格里、融入群众中,用网格的“小平台”构建“大平安”。
聚焦乡村振兴,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大化在推动党员示范引领上,围绕“产业振兴”,注重增强“造血功能”,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党组织领办做示范,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运作、群众自愿参与”的养殖管理模式,建成河池市最大面积的党旗引领北景镇大水面淡水鱼养殖基地,带动2400多人入股抱团养鱼致富;组织12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城西产业园,建成14个乡镇安置点建成6个发展车间。党员能人做示范,组织党员能人牵头建设北景渔业产业园、七百弄鸡养殖基地、湖羊养殖示范园等,目前全县建成462个产业养殖场、649家农民合作社。党旗引领做示范,整合全县村级集体发展资金,积极探索股份合作、抱团发展、规模经营等模式,推动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上半年落实4810万元扶持82个村(社区)发展村级特色产业,村集体每年按投入资金的3%收取分红,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44万元。
围绕先锋引领抓队伍,育好乡村振兴“生力军”。头雁领路争先锋,人才支撑促振兴。大化县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多措并举打好基层人才培养使用“组合拳”,进一步建好育强乡村振兴“生力军”。一是建优队伍,提升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在党员能人、返乡优秀人才、退伍军人中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率先成立河池首家乡村振兴学院,依托河池市委党校、拔群干部学院、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平台和师资力量开展各类培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目前举办全县行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培训班,以及机关事业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培训班等共4场次,共培训各级党务工作者1700余人次。二是活动提质,提升基层组织向心力。分领域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小学校等6类《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计划》,推行“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党支部组织生活与民主议事、调查研究、为民服务等有机结合。持续推进“学习身边榜样”和“将《红色传奇》进行到底”系列活动,普遍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今年来各基层组织积极开展向欧保尔、韦吉德、韦国东等先进典型人物学习活动500多场次,选树“身边榜样”150多名。三是强化保障,提升基层党建内生动力。2022年县财政投入36.5万元建设党建云一体化,搭建县乡村三级视频会议系统和终端站点,为线上线下党员教育培训、乡村振兴等会议和培训提供平台支持。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经费及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按每村3万元、每社区4万元落实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共493万,按每村(社区)5万元落实服务群众经费共800万。(覃文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