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筑牢三个支撑点 打造乡村振兴“兴宁样板”【3】

2022年06月23日09:32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兴宁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黑臭水体治理进入常态化,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2021年达95%以上。覃伟钊摄
兴宁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黑臭水体治理进入常态化,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2021年达95%以上。覃伟钊摄

近年来,南宁市兴宁区立足自身定位和资源禀赋,通过培育升级主导优势产业,打造全域循环美丽乡村,强化全员参与乡村治理,走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发展之路。

筑牢“产业提升”支撑点 增强乡村振兴动力

坚持以产业理念谋划农业、以项目思维推动农业,实施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建设行动,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以来,兴宁区升级打造“十里花卉长廊”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富凤鸡全产业链示范区和“五塘大米”全产业链示范区,进一步延长农业全产业链条,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增值。

舞“龙头”激发活力。围绕花卉苗木、优质水稻、高品质瓜果蔬菜、特色家禽四个主导产业,通过“抓大带特”,培育培强一批实力雄厚的领军企业。发挥绿海种业、富凤集团、华兴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拓展以“野优香”系列为主的高端大米精深加工和以“富凤肉鸡”“华兴肉鸭”为主的家禽产品深加工,发展壮大五塘大米、广西三黄鸡等产业集群。目前,共有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企业5家,合计年产值达4.5亿元。

抓“融合”完善体系。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纽带,建立健全产供销一体的产业体系。目前,共有市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0家,家庭农场628家,累计发展各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达70家。规范建设广西金桥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15亿元。重大商贸项目投产运营,去年京东南宁电子商务产业园及运营结算中心项目正式运营,首创奥特莱斯如期开业,苏宁广西管理总部及配送中心、“品牌农产品供销一体化供应链”等项目稳定投产。

创“品牌”提升价值。按照“一个产业一个主导品牌”的思路,深入实施“邕”系品牌建设,选好一粒种、一只鸡、一只鸭,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打造出“五塘苦瓜”“五塘大米”“富凤鸡”“华兴鸭”等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带动力强,辐射全市、享誉区内外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已申请“兴宁小麻鸡”“五塘大米”“五塘苦瓜”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三品一标”企业7家、农产品21个。广西华兴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供深食品评价证书,冰鲜鸭、冰冻鸭2个品种通过“圳品”认证,允许使用“深圳标准·圳品”标识。

筑牢“美化环境”支撑点 彰显乡村振兴魅力

兴宁区以环境整治美化乡村,推动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实现以农促游、以游富农。近年来,获评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区),辖区那考河湿地公园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美丽乡村真正把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让乡村振兴有动力、更有活力。

抓“规划”明确路径。坚持把高质量规划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围绕“一轴四区五园”布局,统筹编制土地、农业、水利、林业、交通、旅游等行业规划,逐步实现村庄建设、土地利用、产业规划、社会功能布局等“多规合一”。科学布局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在已建成3个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59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的基础上,创建、提升一批自治区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及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力争今年内创建1个自治区级、1个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强“投入”补齐短板。加大财政优先发展乡村振兴的倾斜力度,加快补齐“三农”短板。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50万元建设5000亩高标准农田和290万元建设9个农田水利项目。推进全域乡村风貌整治和“两高”沿线风貌提升,投入4220万元完成287个自然村“三清三拆”“三微”改造基本整治型村屯和“3个3”示范点建设,以及2200多万元完成“两高”沿线第一批乡村风貌改造提升工程。去年,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超27亿元,投入农村道路、污水设施、饮水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等管护经费4600多万元。

深“挖掘”发展农旅。挖掘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开展“党旗领航·乡村振兴——我为家乡代言”电商系列活动、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及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让各镇品牌、各村特色走出去,客人留下来。创建特色农旅品牌,升级广西药用植物园至南宁昆仑关旅游风景区沿线的景区景点,打造出原乡聚落高峰、南宁凤凰谷生态景区、三姐故事周末生活文化庄园等一批广大市民休闲旅游首选地和打卡胜地。去年,旅游景观区旅客达3062万人次,门票收入超3800万元。

筑牢“共同治理”支撑点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坚持以全民参与建设乡村,以共同出力治理乡村,通过政府有效引导、党员模范带头、群众积极参与,打造出平安稳定、和谐共生、幸福美丽的理想家园。近年来,围村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路东村、 沙平村荣获南宁市文明村镇称号,绘出文明乡村新画卷。

建“机制”抓好整治。坚持以常态化机制带动长效化成效,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基本完成乡村改厕、保障供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7%,村庄“三清三拆”“三微”环境整治实现基本整治型村庄全覆盖。建立健全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推动河流、森林、耕地保护常态化治理。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完成42个住宅小区的生活垃圾投放设施升级,推进三塘镇那安坡、留肖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建设,进一步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筑“根基”引领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扎实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建好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提升“两委”班子战斗力。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平均年龄为43.5岁,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村干部占77.74%,派驻驻村第一书记8名、工作队员14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加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村卫生室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所有村(社区)都配备有标准化阵地,基层治理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树“文明”倡导新风。坚持以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针对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价彩礼、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教育引导村民摒弃陋俗,追求文明新风尚。目前,兴宁区所有村(社区)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同时以同仁村为试点,指导其成立红白理事服务中心,为村民婚丧嫁娶提供帮办服务,改变了原来红白喜事燃放烟花爆竹、过度厚葬等不良现象。从培育典型入手,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创建各级文明村镇49个、市级星级文明户100户、城区级文明家庭119户。通过评树典型,发掘榜样的力量,传播社会正能量。(覃伟钊 陈莹)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