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陆川县乌石镇:产业“三司令” 乡村振兴“令”

2022年04月29日17:31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为深入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年”活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陆川县乌石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特色产业促发展”为思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他们舞起“龙头”带动群众走出了一条致富增收的康庄大道。

蒙村村“鸡司令”,产业先行养出致富“新鸡遇”

“在‘鸡司令’李玉聪的带领下,我们的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翻倍增长!这样我们就可以多为村民办实事,开展村集体公益性的事情,还可以增加村集体产业的投入。”蒙村村驻村第一书记余海英兴奋地说。

在脱贫攻坚时期,蒙村村是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极为薄弱。为改变村子贫穷落后的面貌,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村党总支部书记李玉聪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经过多方调查研究,结合蒙村的地理资源优势和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谋划出了“产业先行”的肉鸡养殖发展致富思路。通过与陆川县温氏畜牧集团合作,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整合集体经济、扶贫等各项目资金,于2020年7月建立起蒙村“温氏鸡”养殖场并投入运营。

“养殖场建成后已出栏生鸡7批,每批可出栏12000多羽,同时带动本地3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李玉聪介绍道:“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3万元,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活力。”

塘域村“鹅司令”,返乡创业唱响致富“向天歌”

在乌石镇塘域村黑狮鹅养殖基地,一群群黑狮鹅或昂首漫步,或“高歌”飞奔,正在它们占地面积150亩的操场上“撒欢儿”,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甚是壮观。“鹅司令”张万富此时正在拉着推车一边给大鹅们喂料,一边查看鹅的生长情况,为下一步出栏销售做好准备。

为吸引致富能人返乡创业,带领群众致富增收摘“穷帽”,乌石镇党委和塘域村委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扶贫资金,动员在外的致富能人返乡创业。在外搞了多年黑狮鹅养殖的80后张万富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牢牢把握产业扶持政策及本土发展的契机,返回家乡塘域村成立陆川县富利农业有限公司,利用自身丰厚养殖经验,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20万元,建立了黑狮鹅生态养殖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养鹅产业。同时,为了帮助贫困乡亲脱贫致富,张万富在“黑狮鹅”养殖产业基地聘用的工作人员均来自脱贫家庭,帮助8户脱贫户实现稳定就业。

“通过采用‘村党组织+合作社+公司’的运营模式,黑狮鹅生态养殖产业基地自2020年9月投产以来,年出栏达10批次35000羽,年产达620万元,塘域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获利分红36000元。”乌石镇党委书记李华强说。

陆选村“羊司令”,逆袭人生带头致富“喜洋洋”

“看着满山跑的羊,再大的辛苦我也不觉得累!”每天天还没亮,一个身影就在羊圈、山坡各处开始忙碌了,一忙就是一上午,直到晌午才想起来喝口水歇一歇,他就是乌石镇陆选村曾经的贫困户,现在的“羊司令”刘亚海。

刘亚海家在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他没有“等靠要”,深知勤劳才是脱贫致富的“法宝”。通过参加党委政府组织的产业技术培训班,刘亚海萌生了利用陆选村广袤的山岭发展黑山羊养殖的念头。2016年,在镇村党员干部的指导帮助下,刘亚海申请扶贫资金3.8万元,建立起黑山羊养殖基地。通过运用“村党支部+合作社”的管理模式,黑山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由最初50多平方米的羊舍建设成460平万米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原来100多头黑山羊发展成现在的1000多头,成为乌石镇产业发展的“村品”示范点,他本人也于2018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并在2020年荣获玉林市“百优脱贫示范户”称号。

“刘老板为我们提供羊苗和技术指导,手把手教我们养羊,最后还统一保价回收,跟着他干我们肯定不会吃亏!”跟着刘亚海一起发展养羊产业的2019年脱贫户吕惠梅开心地说道:“我们要向刘老板学习,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

“羊司令”实现自身发展、带来可观效益的同时,积极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直接带动9户脱贫户发展养羊产业,30多名群众年增收3000元以上,成为当地的致富能手,是名副其实的致富“领头羊”。

无产业不脱贫,无产业不富民。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乌石镇党委、政府精心谋划,科学布局,持续把推进产业振兴作为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抓手,做强基础产业、做优特色产业,不断强化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近几年来,乌石镇共发展15项种养产业,带动当地125名群众脱贫致富,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链接。(韦亮、陈俊潮)

(责编:周雨乐、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